【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與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于與的成語。
【讀音】:fēng qǔ kè y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荀子·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后豐取刻與,以無度取千民。”
【解釋】:豐取刻與的意思是豐:多;刻:刻??;與:給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殘酷地剝削。
【讀音】:chǐ yú kuài w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漢初,韓信由楚王降封為淮陰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順便去看望樊噲,樊噲跪拜送迎。出來后,韓信笑著說:‘生乃與噲等為伍。’”
【解釋】:恥與噲伍的意思是指不愿與粗鄙庸碌之人為伍。
【讀音】:bù zú yǔ mó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解釋】:不足與謀的意思是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讀音】:bǎo biǎn yǔ duó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準格?!?/p>
【解釋】:褒貶與奪的意思是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讀音】: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
【類型】:7字成語
【出處】:《荀子·勸學》:“白沙在涅,與之俱黑?!?/p>
【解釋】: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的意思是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huán)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huán)境而變壞。
【讀音】:ān wēi yǔ gò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而臣敢陳聞于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p>
【解釋】:安危與共的意思是共同享受安樂,共同承擔危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