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喪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于喪的成語。
【讀音】:yī yán sàng bā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論語·子路》:“一言而喪邦,有諸?”《舊唐書·孫伏伽傳》:“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言喪邦,諒足深誡?!?/p>
【解釋】:一言喪邦的意思是指一句話可以亡國。
【讀音】:yǎng shēng sàng s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養(yǎng)生喪死的意思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和殯葬。同“養(yǎng)生送死”。喪,治喪。
【讀音】:wáng hún sàng pò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孤本元明雜居·打董達》第二折:“哥哥你寬肺腑,休間阻,我教他亡魂喪魄,認個賢?!?/p>
【解釋】:亡魂喪魄的意思是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讀音】:wán wù sàng zh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p>
【解釋】:玩物喪志的意思是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讀音】:shí rì hé s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書·湯誓》“有眾率怠,弗協(xié),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孔傳:“眾下相率為怠情,不與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時喪,我與汝俱亡!’欲殺身以喪桀?!?/p>
【解釋】:時日曷喪的意思是表示誓不與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極點。
【讀音】:shī hún sàng pò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劉唐卿《降?!返诙郏骸澳簽槟覆话玻@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fā),憂凄不止,行坐之間,猶如失魂喪魄?!?/p>
【解釋】:失魂喪魄的意思是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
【讀音】:shī hún sàng d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p>
【解釋】:失魂喪膽的意思是形容極度恐慌。
【讀音】:sǎo mù wàng s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后歲余,延年果敗。
【解釋】:掃墓望喪的意思是掃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當有惡報,指日可待。
【讀音】:sàng xīn bìng kuá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史·范如圭傳》:“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p>
【解釋】:喪心病狂的意思是喪失理智,象發(fā)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而荒謬,或殘忍可惡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