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契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契的成語。
【讀音】:zhēn jiè zhī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跋劉武仲魯田兄弟手書詩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針芥之契,屬為題記?!?/p>
【解釋】:針芥之契的意思是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之指相投契。同“針芥相投”。
【讀音】:yú shéng yuè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后漢書·班固傳下》:“逾繩越契,寂寥而亡詔者,《系》不得而綴也?!?/p>
【解釋】:逾繩越契的意思是指在結(jié)繩、書契之前沒有文字。繩、契指結(jié)繩、書契。后引申指不通文字。
【讀音】:yī kuí yī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石介《慶歷圣德頌》詩:“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詩:“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p>
【解釋】:一夔一契的意思是夔契都是舜時賢臣,后因以之喻良輔。
【讀音】:wàng xíng zhī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韋丹》:“丹與東林靈澈上人為忘形之契,丹嘗為《思歸》絕句以寄澈?!?/p>
【解釋】:忘形之契的意思是不拘身分、形跡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讀音】:wàng nián zhī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爐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忘年之契。”
【解釋】:忘年之契的意思是即不拘年歲行輩產(chǎn)差異而結(jié)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讀音】:qì chuán qiú jià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解釋】:契船求劍的意思是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后多作“刻舟求劍”。
【讀音】:jīn lán zhī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解釋】:金蘭之契的意思是金:比喻堅;蘭: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讀音】:dān shū tiě q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p>
【解釋】:丹書鐵契的意思是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