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害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害的成語。
【讀音】:zì xiāng cán h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p>
【解釋】:自相殘害的意思是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讀音】:zhí wén hà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蘇軾《應(yīng)詔論四事狀》:“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zhí)文害意,謂非貧乏不在此數(shù)?!?/p>
【解釋】:執(zhí)文害意的意思是指拘泥于字面而損害內(nèi)容。
【讀音】:yǔ hǔ chú h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dāng)梟夷?!?/p>
【解釋】:與民除害的意思是替百姓除禍害。
【讀音】:yǐ wén hài c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辭,語也……言說《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shè)辭之志?!?/p>
【解釋】:以文害辭的意思是指拘于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讀音】:yǐ sī hài gō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韓詩外傳》卷一:“楚白公之難,有莊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聞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p>
【解釋】:以私害公的意思是指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讀音】:yǐ cí hà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萬章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p>
【解釋】:以辭害意的意思是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讀音】:yǐ cí hà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斗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p>
【解釋】:以詞害意的意思是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讀音】:yào hài zhī d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要害之地的意思是要害:人體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軍事上處于至關(guān)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軍事戰(zhàn)略要地。亦作“要害之處”。
【讀音】:xīng lì chú h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管子·君臣下》:“為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p>
【解釋】:興利除害的意思是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yè),除去各種弊端。
【讀音】:xiǎo yǐ lì h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北齊書·薛修義傳》:“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p>
【解釋】:曉以利害的意思是曉: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guān)系給人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