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尾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尾的成語。
【讀音】:shǒu wěi xiāng yì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解釋】:首尾相應(yīng)的意思是頭和尾相互接應(yīng)。指作戰(zhàn)相互接應(yīng)。也形容詩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讀音】:shǒu wěi liǎng duā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后漢書·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p>
【解釋】:首尾兩端的意思是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dòng)搖不定。
【讀音】: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類型】:7字成語
【出處】:清·趙執(zhí)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p>
【解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意思是原是談詩的神韻,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讀音】:nián tóu yuè wě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林光朝《癡頑不識(shí)字》詩:“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shí)字。”
【解釋】:年頭月尾的意思是指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shí)試官常擷取以試應(yīng)試明經(jīng)科士子是否熟諳經(jīng)傳本文。
【讀音】:méi tóu yǎn wě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1卷:“鄉(xiāng)原是個(gè)無骨肋底人,東倒西擂,東邊去取奉人,西邊去周全人,看人眉頭眼尾?!?/p>
【解釋】:眉頭眼尾的意思是指眉眼間的神色。
【讀音】:lù wěi cáng tó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張可久《點(diǎn)絳唇·翻歸去來辭》套曲:“早休官棄職,遠(yuǎn)紅塵是非,省藏頭露尾?!?/p>
【解釋】:露尾藏頭的意思是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shí)情況全部講出來。
【讀音】:lóng tóu shé wě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如在歐公文集序,先說得許多天來底大,恁地好了,到結(jié)束處,卻只如此,蓋不止龍頭蛇尾矣。”
【解釋】:龍頭蛇尾的意思是比喻開頭盛大,結(jié)尾衰減。
【讀音】:liú lí suǒ wě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詩·邶風(fēng)·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解釋】:流離瑣尾的意思是比喻處境由順利轉(zhuǎn)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