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折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折的成語。
【讀音】:zūn zǔ zhé chō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漢·劉向《新序·雜事一》
【解釋】:樽俎折沖的意思是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談中制勝敵人。后泛指外交談判活動。折沖,使敵人戰(zhàn)車后撤,指擊退敵軍。
【讀音】:zūn zǔ zhé chō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本《晏子春秋·雜上十八》:“仲尼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間,而折沖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p>
【解釋】:尊俎折沖的意思是比喻在宴席談判中制勝對方。
【讀音】:zǔ zūn zhé chō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十四年》:“許國之忠,應(yīng)變之略,隱然有俎樽折沖之風(fēng)。”
【解釋】:俎樽折沖的意思是指在會盟的席上或外交談判中制勝對方。
【讀音】:zhōu guī zhé j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禮記·玉藻》:“周還中規(guī),折還中矩。”
【解釋】:周規(guī)折矩的意思是本指行禮時步趨合乎規(guī)矩。后引申為拘泥于成法、準(zhǔn)則。
【讀音】:zhé zú fù sù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薄逗鬂h書·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兇?!?/p>
【解釋】:折足覆餗的意思是餗,鼎內(nèi)食物。比喻力不能勝任,必至敗事。
【讀音】:zhé jǔ zhōu gu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規(guī),絕無名流儇薄之習(xí)?!?/p>
【解釋】:折矩周規(guī)的意思是猶循規(guī)蹈矩。指舉止合乎法度。
【讀音】:zhé jié xià sh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jié)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p>
【解釋】:折節(jié)下士的意思是折節(jié):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讀音】:zhé jié dú sh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xí)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jié)好古學(xué)?!?/p>
【解釋】:折節(jié)讀書的意思是折節(jié):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xí),發(fā)憤讀書。
【讀音】:zhé jié dài sh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周書·邵廣傳》:“時晉公護(hù)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dú)率由禮則,又折節(jié)待士,朝野以是稱焉?!?/p>
【解釋】:折節(jié)待士的意思是指屈己待人。
【讀音】:zhé jiāo duò zh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蘇軾《磨衲贊》:“折膠墮指,此衲不寒,爍石流金,此衲不熱?!彼巍ぶ苊堋洱R東野語·曝日》:“《冬日初出銘》曰:‘折膠墮指,夢想負(fù)背?!?/p>
【解釋】:折膠墮指的意思是極言天氣寒冷。
【讀音】:zhé jǐ chén shā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朝?!?/p>
【解釋】:折戟沉沙的意思是戟:古代的一種兵器。折斷了的戟沉沒在泥沙里。形容失敗慘重。
【讀音】:zhé gǎo zhèn luò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xùn)》:“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p>
【解釋】:折槁振落的意思是把枯樹枝折斷,把枯樹葉搖下來。比喻輕易不費(fèi)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