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椎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椎的成語。
【讀音】:chuí fū bō t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災(zāi),豈非重兵久在蜀,調(diào)登供饋,椎膚剝體,民怨所致,當(dāng)修德?lián)崦褚詰?yīng)之,又何禱乎!’”
【解釋】:椎膚剝體的意思是形容殘酷搜刮。同“椎膚剝髓”。
【讀音】:chuí fū bō su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唐順之《與鄭戶部書》:“國家懲奸之法未及于親手欺盜之人,而椎膚剝髓、鬻妻買子之苦已波毒于窮檐無告之小民矣?!?/p>
【解釋】:椎膚剝髓的意思是形容殘酷搜刮。
【讀音】:chuí fēng xiàn zhè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將軍孫蓋等椎鋒陷陣,應(yīng)蒙殊賞?!焙∽ⅲ骸白担簱v也,直搗其鋒也?!?/p>
【解釋】:椎鋒陷陣的意思是猶沖鋒陷陣。
【讀音】:chuī fēng xiàn ché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將軍孫蓋等,應(yīng)蒙殊賞。”胡三省注:“椎,搗也,直搗其鋒也?!?/p>
【解釋】:椎鋒陷陳的意思是猶沖鋒陷陣。形容作戰(zhàn)勇猛。
【讀音】:xuán gǔ dài zhu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淵鑒類函·樂·鼓二》引明陳耀文《天中記》:“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nèi)试L民家。民舍有鼓為妖。坐未幾,鼓自風(fēng)滾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謂純?nèi)试唬骸斯木貌粨?,見好客至,故自來庭以尋槌耳?!罴內(nèi)氏鏖骋愿敝涔牧⑺椤!?/p>
【解釋】:懸鼓待椎的意思是比喻急不可待。
【讀音】:dùn zú zhuī xiō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劉立凱《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廣州眾搗毀日貨》:“社會人心異常興奮,甚至婦人、孺子、車夫、苦力,風(fēng)元不口談抵制,戟批痛罵,握拳怒目,頓足椎胸。”
【解釋】:頓足椎胸的意思是形容情緒激烈的樣子。同“頓足搥胸”。
【讀音】:dà lù zhuī lú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zhì)?!?/p>
【解釋】:大路椎輪的意思是大輅,古代華美的大車。椎輪,無輻條的原始車輪。指大輅由椎輪逐步演變而成,比喻事物的進(jìn)化,由簡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稱始創(chuàng)者為大輅椎輪。
【讀音】:dà lù zhuī lú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zhì)?”
【解釋】:大輅椎輪的意思是大輅:古代大車;椎輪:無輻原始車輪。華美的大車是從無輻車輪的原始車開始的。比喻事物的進(jìn)化,是從簡到繁,從粗到精。
【讀音】:bō fū chuí su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韓愈《鄆州溪堂詩》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剝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p>
【解釋】:剝膚椎髓的意思是剝:剝?nèi)?;膚:皮膚;椎:捶擊。剝?nèi)似つw,敲人骨髓。比喻極其殘酷地壓榨和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