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相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于相的成語。
【讀音】:shǒu wàng xiāng zhù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p>
【解釋】:守望相助的意思是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讀音】: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類型】:7字成語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南朝·宋·裴松之注:“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解釋】: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是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讀音】: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類型】:7字成語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p>
【解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意思是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讀音】:shí sù xiāng jiā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銉商?,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p>
【解釋】:食宿相兼的意思是比喻幻想同時實現(xiàn)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
【讀音】: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荀子·富國》:“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兇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圣君賢相之事也?!?/p>
【解釋】:圣君賢相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與賢良的輔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輔弼之臣,后專指宰相。
【讀音】:shēng qì xiāng qiú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p>
【解釋】:聲氣相求的意思是指志同道合,意氣相投。
【讀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p>
【解釋】:山中宰相的意思是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