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背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背的成語。
【讀音】:zuì miàn àng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解釋】:晬面盎背的意思是指德性表現(xiàn)于外,而有溫潤之貎,敦厚之態(tài)。指有德性者的儀態(tài)。
【讀音】:yà jiān dié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p>
【解釋】:亞肩迭背的意思是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讀音】:yā jiān dié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p>
【解釋】:壓肩迭背的意思是迭:重迭。形容觀看的人極多。
【讀音】:xióng yāo hǔ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解釋】:熊腰虎背的意思是腰粗壯如熊,背寬厚如虎。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讀音】: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后漢書·左雄傳》:“監(jiān)司項(xiàng)背相望,與同疾灰?!?/p>
【解釋】:項(xiàng)背相望的意思是項(xiàng):頸項(xiàng)。原指前后相顧。后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讀音】:xiàng shēng bèi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yuǎn)賤親,向聲背實(shí);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p>
【解釋】:向聲背實(shí)的意思是聲:聲名,這里指虛名;背:違背。指向往聲名,背離實(shí)際。
【讀音】:xī yǎng sāo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jì),遠(yuǎn)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解釋】:膝癢搔背的意思是膝部發(fā)癢,卻去搔背。比喻力量沒有使在點(diǎn)子上。
【讀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汪琬《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xiàng)也?!?/p>
【解釋】:望其項(xiàng)背的意思是項(xiàng):頸的后部。望見他的頸項(xiàng)和后背。比喻趕得上。
【讀音】:wàng ēn bè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六回:“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fù)與魏兵接戰(zhàn)?!?/p>
【解釋】:忘恩背義的意思是忘掉他人對己的恩德,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