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臂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臂的成語。
【讀音】:zhèn bì yī h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p>
【解釋】:振臂一呼的意思是振:揮動。揮動手臂呼喊(多用在號召)。
【讀音】:zhěn shān bì jiā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王應(yīng)麟《玉?!さ乩怼ぶ萱?zhèn)》:“慶元據(jù)會稽之東,枕山臂江,負(fù)溟渤,控扶桑?!?/p>
【解釋】:枕山臂江的意思是指依山傍水。
【讀音】:yī bì zhī l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p>
【解釋】:一臂之力的意思是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從旁幫一點(diǎn)忙。
【讀音】:xuān wàn rǎng b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譬之盲僮跛豎,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籬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p>
【解釋】:揎腕攘臂的意思是捋袖伸臂。一種粗暴的姿態(tài)。
【讀音】:xuān quán luǒ b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先把棺木放在一門廂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玉英姊妹走開。”
【解釋】:揎拳裸臂的意思是伸出拳頭,露出手臂。一種粗野蠻橫的姿態(tài)。
【讀音】:táng láng fèn b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p>
【解釋】:螳螂奮臂的意思是猶螳臂當(dāng)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讀音】:táng bì dǎng chē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李一《荊宜施鶴光復(fù)記》:“武漢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shù)省之兵,蓋有螳臂擋車之勢,危莫甚焉?!?/p>
【解釋】:螳臂擋車的意思是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dāng)車”。
【讀音】:táng bì dāng zhé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斗促織》:“螳臂當(dāng)轍橫,怒蛙致憑軾。”
【解釋】:螳臂當(dāng)轍的意思是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dāng)車”。
【讀音】:táng bì dāng chē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p>
【解釋】:螳臂當(dāng)車的意思是當(dāng):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jìn)。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讀音】:tǎn bì huī quá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關(guān)漢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說的別,包彈遍,不嫌些蹬弩開弓,怎說他袒臂揮拳?!?/p>
【解釋】:袒臂揮拳的意思是挽袖露臂,揮動拳頭。形容準(zhǔn)備動武的樣子。
【讀音】:shǐ bì shǐ zh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管子·輕重乙》:“若此,則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薄稘h書·賈誼傳》:“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p>
【解釋】:使臂使指的意思是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