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艾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艾的成語。
【讀音】:zì yuàn zì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p>
【解釋】:自怨自艾的意思是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錯(cuò)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cuò)誤,自己改正。現(xiàn)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cuò)誤。
【讀音】:zhuó ài fēn tò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史·太祖紀(jì)》:“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p>
【解釋】:灼艾分痛的意思是比喻兄弟友愛。
【讀音】:zhī ài jù fé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穢害田,隨風(fēng)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別乎?”
【解釋】:芝艾俱焚的意思是芝艾: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讀音】:tòng zì chuāng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qǐng)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chuàng)艾,卒為善士,為鄉(xiāng)里所重如此?!?/p>
【解釋】:痛自創(chuàng)艾的意思是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cuò),重新做人。
【讀音】:sān nián zhī 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解釋】:三年之艾的意思是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shí)準(zhǔn)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讀音】:qī qī ài 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史記·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蹦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p>
【解釋】:期期艾艾的意思是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fù),說話不流利。
【讀音】: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類型】:7字成語
【出處】:《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p>
【解釋】: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意思是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shí)準(zhǔn)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讀音】:lán ài tóng fé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孔怛傳》:“蘭艾同焚,賢愚所嘆?!?/p>
【解釋】:蘭艾同焚的意思是蘭花跟艾草一起燒掉。比喻不分好壞,一同消滅。
【讀音】:lán ài nán fē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書·沈攸之傳》:“今復(fù)相遇,起接鋒刃,交戰(zhàn)之日,蘭艾難分。土崩倒戈,宜為蚤(早)計(jì),無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禍也。”
【解釋】:蘭艾難分的意思是好人、壞人難于分清。
【讀音】:jiù ài fēn tò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史·太祖紀(jì)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p>
【解釋】:灸艾分痛的意思是比喻兄弟友愛。
【讀音】:fāng zī wèi 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蔣士銓《臨川夢·拒弋》:“咳,權(quán)相所為,一無忌憚至此。主少國疑之禍,方滋未艾矣!”
【解釋】:方滋未艾的意思是事物正在發(fā)展,尚未達(dá)到止境。同“方興未艾”。
【讀音】:fāng xīng wèi 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虜人非有方興未艾之勢,而何必用此哉!”
【解釋】:方興未艾的意思是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fā)展,尚未達(dá)到止境。
【讀音】:fāng lái wèi à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
【解釋】:方來未艾的意思是指(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