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行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guān)于行的成語。
【讀音】:qián dé mì xí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宋濂《陳府君墓志銘》:“其績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潛德秘行者,難于形容也?!?/p>
【解釋】:潛德秘行的意思是指不為人知的德行。同“潛德隱行”。
【讀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類型】:7字成語
【出處】:《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讀音】:qì shù háng xià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班固《漢書·高帝紀(jì)》:“令兒皆和習(xí)之。上乃起舞,忼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p>
【解釋】:泣數(shù)行下的意思是眼淚接連不斷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傷。
【讀音】:qī háng jù xià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史·宋孝武帝紀(jì)》:“少機(jī)穎,神明爽發(fā),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解釋】:七行俱下的意思是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讀音】:páng xíng xié shà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梁書·劉杳傳》:“桓譚《新論》云,太史《三代世表》,帝行邪(斜)上,并效周譜?!?/p>
【解釋】:旁行斜上的意思是原指《史記》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譜牒等。
【讀音】:nì xíng dǎo sh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逆行倒施的意思是猶言倒行逆施。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F(xiàn)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讀音】:nì shī dǎo xí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逆施倒行的意思是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xiàn)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同“逆行倒施”。
【讀音】:nè yán mǐn xí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解釋】:訥言敏行的意思是訥言:說話謹(jǐn)慎;敏:敏捷。指說話謹(jǐn)慎,辦事敏捷。
【讀音】:mù xià shí há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p>
【解釋】:目下十行的意思是形容看書速度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