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成語逮的意思,故事,讀法,正反義詞,典故,出處,解釋。關于逮的成語。
【讀音】:yán bù dǎ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程頤《與呂大臨論中書》:“竊恐辭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輒露所見,求益左右?!?/p>
【解釋】:言不逮意的意思是說的話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同“言不達意”。
【讀音】:kuāng qí bù d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匡其不逮的意思是匡:糾正。逮:及,達到。不逮:達不到的地方。對于達不到的地方給予糾正或幫助。亦作“匡所不逮”。
【讀音】:gēn lián zhū d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典章·刑部二·系獄》:“小有詞訴,根連株逮,動至什伯,系累滿途,囹圄成市?!?/p>
【解釋】:根連株逮的意思是猶株連。
【讀音】:cí bù dài yì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龍啟瑞《覆唐子實書》:“嗣有四鄉(xiāng)聯團之議,曾泐數行奉達,倉卒中詞不逮意?!?/p>
【解釋】:詞不逮意的意思是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讀音】:cí bù dài l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長卿(司馬相如)工而未速,孟堅(班固)辭不逮理,平子(張衡)意不及文。”
【解釋】:詞不逮理的意思是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