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火結(jié)尾的成語,以火字結(jié)尾的成語,帶火字的成語,含火的成語查詢服務(wù)。
【讀音】:qī yuè liú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解釋】:七月流火的意思是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繞太陽運行的火星),即心宿。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zhuǎn)涼,每當(dāng)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讀音】:qī qiào mào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三回:“一天兩天還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還沒有信呢?俗語說的好,真是七竅冒火,五臟里生煙?!?/p>
【解釋】:七竅冒火的意思是形容氣憤到極點。同“七竅生煙”。
【讀音】:pō yóu jiù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今使他為先鋒,是潑油澆火也。”
【解釋】:潑油救火的意思是救火時用油澆灑。比喻事情處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態(tài)更嚴(yán)重。
【讀音】:pī má jiù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則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fēng)倒舵?!?/p>
【解釋】:披麻救火的意思是披著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燒身,自招災(zāi)禍。
【讀音】:pàn ruò shuǐ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譚詩·總論》:“沈歸愚宗伯與袁簡齋太史論詩,判若水火?!?/p>
【解釋】:判若水火的意思是判:區(qū)別。比喻兩者顯然相反,互不相容。
【讀音】:liáo yuán liè h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p>
【解釋】:燎原烈火的意思是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使人無法接近。比喻不斷壯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