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ì yī shū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周書·柳虯傳》:“弊衣蔬食,未嘗到改操?!?/p>
【解釋】:弊衣蔬食的意思是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指生活儉樸。同“弊衣簞食”。
【讀音】:bì yī dān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周書·儒林傳論》:“其沉默孤微者,亦篤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飾腐儒之姿,達則不過侍講訓胄,窮則終于弊衣簞食?!?/p>
【解釋】:弊衣簞食的意思是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指生活清苦。
【讀音】:bì yī lì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曾鞏《徐復傳》:“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解釋】:敝衣糲食的意思是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頓。
【讀音】:bēi gōng fěi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論語·泰伯》:“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解釋】:卑宮菲食的意思是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jié)儉的功德。
【讀音】:bāng gǒu chī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高玉寶《高玉寶》第四章:“這個萬瞎子……專給保長溜須拍馬,對窮人卻是敲詐勒索,最能幫狗吃食。”
【解釋】:幫狗吃食的意思是比喻幫壞人作壞事。同“幫虎吃食”。
【讀音】:āi lí zhēng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食不?’”
【解釋】:哀梨蒸食的意思是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