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提供在線查詢食結(jié)尾的成語,以食字結(jié)尾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含食的成語查詢服務。
【讀音】:chǐ bǎn dòu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梁書·王僧孺?zhèn)鳌罚骸熬脼槌甙宥肥持簦詮脑硪潞诰R之役。”
【解釋】:尺板斗食的意思是舊時形容小官位低祿少。
【讀音】:zhāo chèn mù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窮窘,朝趁暮食?!?/p>
【解釋】:朝趁暮食的意思是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讀音】:cháng tíng lǚ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王勃《白下驛餞別唐少府》詩:“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p>
【解釋】:昌亭旅食的意思是寄食南昌亭長處。借指寄人籬下。
【讀音】:cǎo yī mù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這出家人,無過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處。”
【解釋】:草衣木食的意思是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生活清苦。
【讀音】:bù yī shū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范汪傳》:“外氏家貧,無以資給,汪乃廬于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p>
【解釋】:布衣蔬食的意思是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清苦。
【讀音】:bù yī lì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房魯《上節(jié)度使書》:“其愧非愧,布衣糲食,僮饑蹇驢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p>
【解釋】:布衣糲食的意思是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讀音】:bù huáng xiá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書·無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孔穎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币徽f,沒有閑暇時間從容地吃飯。
【解釋】:不遑暇食的意思是沒有時間吃飯。形容工作緊張、辛勤。
【讀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類型】:5字成語
【出處】: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九引《直方詩話》:“文潛先與李公擇輩來予家作長句。后再同東坡來,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解釋】:不吃煙火食的意思是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贊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讀音】:bìng rì ér sh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huán)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p>
【解釋】:并日而食的意思是并日:兩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