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詞典】提供在線查詢躬開頭的成語(yǔ),以躬字開頭的成語(yǔ),帶躬字的成語(yǔ),含躬的成語(yǔ)查詢服務(wù)。
【讀音】:gōng zì fěi bó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文選·張衡〈東京賦〉》:“文(漢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毖C注:“躬自菲薄,謂儉約。”
【解釋】:躬自菲薄的意思是指親身實(shí)行儉約。菲薄;微薄。
【讀音】:gōng xíng jié jiǎn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漢書·霍光傳》:“師受《詩(shī)》、《論語(yǔ)》、《孝經(jīng)》、躬行節(jié)儉,慈仁愛人?!?/p>
【解釋】:躬行節(jié)儉的意思是躬行:親自踐行。親自做到節(jié)約勤儉。
【讀音】:gōng xiān shì zú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唐·張說(shuō)《為河內(nèi)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誓將首冒鋒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解釋】:躬先士卒的意思是猶身先士卒?,F(xiàn)用來(lái)比喻領(lǐng)導(dǎo)帶頭,走在群眾前面。
【讀音】:gōng tǐ lì xíng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
【解釋】:躬體力行的意思是躬體:親身體驗(yàn);力行:努力實(shí)行。親身體驗(yàn),努力實(shí)行。
【讀音】:gōng mào shǐ shí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明·張居正《遼東大捷辭恩疏》:“誠(chéng)以摧鋒陷城躬冒矢石,本諸將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畫者所可同也?!?/p>
【解釋】:躬冒矢石的意思是指將帥親臨前線,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犧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讀音】:gōng huàn ji?!hòu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險(xiǎn)阻,征東之諸侯?!?/p>
【解釋】:躬擐甲胄的意思是指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zhǎng)官坐鎮(zhèn)軍中親自指揮。
【讀音】:gōng gēng lè dào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三國(guó)志·魏書·袁張涼國(guó)田王邴管傳》:“[胡]昭乃轉(zhuǎn)居渾山中,躬耕樂(lè)道,以以經(jīng)籍自?shī)省!?/p>
【解釋】:躬耕樂(lè)道的意思是躬:親自;道:圣賢之道。親自耕種,樂(lè)于信守圣賢之道。指過(guò)隱居生活。
【讀音】:gōng féng qí shèng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童子何知,躬逢勝餞?!?/p>
【解釋】:躬逢其盛的意思是親身經(jīng)歷那種盛況。
【讀音】:gōng dǎo shǐ shí
【類型】:4字成語(yǔ)
【出處】:三國(guó)·魏·曹操《褒揚(yáng)泰山太守呂虔令》:“卿在郡以來(lái),擒奸討暴,百姓獲安,躬蹈矢石,年征輒克。”
【解釋】:躬蹈矢石的意思是指將帥親臨前線,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犧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