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guò yóu bù jí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唬骸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解釋】:過猶不及的意思是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讀音】:guò yǎn yún yā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p>
【解釋】:過眼云煙的意思是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讀音】:guò yǎn yān yú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解釋】:過眼煙云的意思是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讀音】:guò xī bái j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p>
【解釋】:過隙白駒的意思是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讀音】: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類型】:6字成語
【出處】:《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解釋】:過五關斬六將的意思是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讀音】: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類型】:6字成語
【出處】: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三國魏·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p>
【解釋】:過屠門而大嚼的意思是屠門: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讀音】:guò tú dà jué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梁啟超《復劉古愚山長書》:“然則居東南而譚富強,其猶過屠大嚼。”
【解釋】:過屠大嚼的意思是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同“過屠門而大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