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愧】
愧的繁體:愧
愧的筆畫:12
愧的部首:忄
愧的拼音:kuì
愧部首筆畫:3
愧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點(diǎn)、豎、撇、豎、橫折、橫 、橫、撇、豎彎鉤、撇折、點(diǎn)、
愧字的筆順圖解:
愧的組詞/解釋:
愧〈動(dòng)〉
(形聲。從心,鬼聲。本義:慚愧)
同本義。同“媿” [ashamed]
小則如愧。――《禮記·儒行》
尚不愧于屋漏。――《詩(shī)·大雅·抑》
不愧于人。――《詩(shī)·小雅·何人斯》
雖顏慚未知心愧。――《魏書·列女傳》
縱上不殺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周容《芋老人傳》
下恐愧吾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茲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兼愧貴家子。――《玉臺(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愧心(
愧(媿)kuì羞慚,心里覺得對(duì)不起:~對(duì)。羞~。慚~。問心無~。聞言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