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拜】
拜的繁體:拜
拜的筆畫:9
拜的部首:手
拜的拼音:bài
拜部首筆畫:4
拜字的筆畫順序:撇、橫、橫、撇、橫 、橫、橫、橫、豎、
拜字的筆順圖解:
拜的組詞/解釋:
拜
(會意。從兩手,從下?!墩f文》古文上象兩手,丅為“下”的古體。《說文》引揚雄說:“拜從兩手下。”表示雙手作揖,或下拜。隸書將“丅”(下)并入右邊的“手”之下而成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義: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jié)。兩手合于胸前,頭低到手)
同本義 [do obeisance]
拜手,稽手。――《書·召誥》。傳:“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禮記·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樂工等羅列上前,連拜且泣。――宋·王儻《唐語林·雅量》
拜送書于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后世指下跪叩頭。兩腿跪地,兩手扶地,低
拜 bài
①授給官職:~亮為丞相。(《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②一種表示敬意的禮節(jié):回~。
③見面行禮表示祝賀:~年。
④拜訪;拜會:新住進的王大爺~鄰里來了。
⑤恭敬地與對方結(jié)成某種關(guān)系:~師學(xué)藝。
⑥敬辭。用于人事往來:~讀大作。
⑦姓。
【拜辭】敬辭。告別。
【拜訪】敬辭。訪問。
【拜服】敬辭。十分佩服。
【拜會】拜訪會見(外交上的正式訪問):~總統(tǒng)。
【拜火教】見【祆教】。
【拜倫】(1788-1824)英國詩人。主要作品有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長篇詩體小說《唐璜》。
【拜掃】掃墓;墓前祭奠。
【拜上帝會】見【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以宗教為名的農(nóng)民斗爭組織。1843年,由洪秀全、馮云山等創(chuàng)立于廣東花縣。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發(fā)動金田起義,掀起太平天國運動。又叫拜上帝會。
【拜望】敬辭。探望。
【拜物教】
①原始社會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原始人認為許多物體具有靈性,對之祈禱、祭獻,以求得庇護。
②比喻對某種事物的崇拜、迷信:商品~。
【拜洋】崇洋媚外。
【拜謁】拜見;會見?!把觯昴?、碑碣)。
【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分裂后形成的國家之一。中國歷史上稱為大秦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羅馬帝國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該城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chǔ)上建成,故名。11世紀末,過渡到封建社會。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滅。
【拜占庭鑲嵌藝術(shù)】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拜占庭普遍流行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采用大理石塊,配上金銀箔和寶石一起鑲嵌,組成富麗而有神秘感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