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竇】
竇的繁體:竇
竇的筆畫:13
竇的部首:穴
竇的拼音:dòu
竇部首筆畫:4
竇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撇、點(diǎn)、橫、豎 、橫撇/橫鉤、點(diǎn)、點(diǎn)、橫、撇、點(diǎn)、
竇字的筆順圖解:
竇的組詞/解釋:
竇
(形聲。從穴,賣聲。本義:孔穴)
同本義 [hole]
竇,空也。――《說文》
穿竇窖。――《禮記·月令》。注:“入地隋曰竇?!?
順人情之大竇也。――《禮記·禮運(yùn)》。注:“孔穴也?!?
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三四人。――清·方苞《獄中雜記》
如:竇徑(洞穴和小路)
門旁小戶 [side door]
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左傳》。杜預(yù)注:“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泛指簡陋門戶 [door]
榮族子敝,小隨母養(yǎng)于宗中,及十二,自竇而走,至大街。――明·馮夢龍《智囊補(bǔ)》
古代橢圓形地窖 [cellar]。如:竇窖(積藏谷物
竇 dòu
①孔:洞。
②人體某些器官內(nèi)部凹入的部分:鼻~。
③姓。
【竇娥冤】元代劇作家關(guān)漢卿的代表作。寫竇娥冤屈而死的故事,反映了當(dāng)時(shí)黑暗的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塑造了一個(gè)富有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
【竇固】(-88)東漢大臣。字孟孫。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漢明帝時(shí),曾任奉車都尉,與騎都尉耿忠率兵出酒泉塞至天山攻擊北匈奴。后又與耿秉等出玉門,擊敗車師一帶北匈奴勢力。后官至光祿勛、衛(wèi)尉。
【竇建德】(573-621)隋末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清河漳南(今山東武城東北)人。611年,投高士達(dá)起義。高死后繼為首領(lǐng),稱將軍,擁兵10余萬。618年稱夏王。621年,為救王世充,與李世民在河南滎陽決戰(zhàn),兵敗被俘,被殺于長安。
────────────────—
竇dú 1.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