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藏】
藏的繁體:藏
藏的筆畫:17
藏的部首:艸
藏的拼音:cáng
藏部首筆畫:3
藏字的筆畫順序:橫、豎、豎、橫、撇、豎折/豎彎、橫、撇、橫 、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斜鉤、撇、點、
藏字的筆順圖解:
藏的組詞/解釋:
藏
(形聲,臧聲。本義:把谷物保藏起來)
儲積,收藏 [store]
農(nóng)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墨子·三辯》
子不聞藏書者乎?――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礦藏;收藏(收集保藏)
隱匿 [hide]
藏,匿也。――《說文新附》
慢藏海盜。――《易·系辭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蓋,隱瞞);藏拙(因怕丟丑而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見);藏嬌(把嬌娃藏起來。指娶妾別居);藏名(隱匿名聲)
懷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懷藏怒火;懷恨于心
藏 cāng
①~隱蔽:埋~。
②收存;儲藏:~書。又見zàng。
【藏垢納污】比喻包容種種壞人壞事。又作藏污納垢。
【藏奸】~心懷惡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盡力幫助人:~耍滑。
【藏龍臥虎】比喻潛藏著的未被發(fā)現(xiàn)的人才。
【藏匿】隱藏起來不讓人發(fā)現(xiàn)。
【藏頭露尾】形容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都攤出來。
【藏污納垢】見【藏垢納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發(fā)現(xiàn)而竭力掩藏:~躲閃。
②掩飾住的弊端:他辦事可從來沒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為自謙之辭。
────────────────—
藏zàng
⒈儲存東西的地方:庫~。寶~。
⒉道教、佛教經(jīng)典的統(tǒng)稱:道~。大~經(jīng)。
⒊[三藏]
①佛教經(jīng)典"經(jīng)、律、論"三部分。
②唐玄奘號"三藏法師"。
⒋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
⒌[藏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
────────────────—
藏cáng 1.隱藏;潛匿。 2.收藏;儲藏。 3.懷,藏在心中。 4.深,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
────────────────—
藏zāng 1.草名。 2.通"臧"。善。 3.通"贓"。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