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赍】
赍的繁體:賫
赍的筆畫:12
赍的部首:貝
赍的拼音:jī
赍部首筆畫:4
赍字的筆畫順序:橫、豎、撇、點(diǎn)、撇、點(diǎn)、點(diǎn) 、橫撇/橫鉤、豎、橫折、撇、點(diǎn)、
赍字的筆順圖解:
赍的組詞/解釋:
赍
拿東西給人,送給 [give]
齌,持遺也。從貝,齊聲。俗字作賫。――《說文》
共其財(cái)用之幣齌。――《周禮·外府》
設(shè)道齌之奠。――《周禮·小?!贰Wⅲ骸蔼q送也。”
受其將幣之齌。――《周禮·小宗伯》
又齌皮、馬。――《儀禮·聘禮記》
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戰(zhàn)國策·西周策》
赍錢三百萬。――《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赍助(接濟(jì);資助);赍賞(賞賜);赍錢(持贈金錢);赍盜糧(贈送糧食給盜寇)
攜帶;持 [bring; hold]
行者齎。――《漢書·食貨志》。注:“謂將衣食之具以自隨也。”
齎盜糧。――《荀子·大略》
赍(齎、賷)jī
⒈送東西給別人:~糧。
⒉攜帶:~持金玉。〈引〉懷著:~志沒地(沒地:死去。志未遂而死去)。
────────────────—
赍zī 1.費(fèi)用﹔錢財(cái)。 2.材料;物資。 3.憑借;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