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勛】
君家世德胄,富貴出謙受。
泠然御寇車,為君駐戶牖。
初訝鼓清薰,與客破宿酒。
又疑建溪風,碾聲出兩肘。
細視碧玉架,蓮梗轉(zhuǎn)雙手。
遂令青田鶴,奮翼揮莫后。
因知心匠妙,殆與造物友。
人生土宇內(nèi),孰不涉煩垢。
有物能渾成,既耦不以九。
坐使塵沙劫。熱惱如拉朽。
惟君韻高秀,人譽不容口。
述作協(xié)穆如,亦莫秘關(guān)鈕。
原君均此施,清涼被馳走。
他時贊南風,為佐虞舜壽。
【作者: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巒突兀何雄雄。
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
細路縈紆斜復(fù)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風蕭蕭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橋橫雁行,勝游奇觀真非常。
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惶。
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云煙浮氣象。
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丈。
大河西注波無窮,千溪萬壑皆會同。
君成綺語壯奇誕,造物縮手神無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冷徹征衣鐵。
【作者: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shù)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建德館龍眠淥凈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風主。
墨禪堂此心初無住,每與物皆禪。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華巖堂佛口如瀾翻,初無一正定。
畫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云薌閣清溪便種稻,秋晚連云熟。
不待見新春,西風薌自足。
發(fā)真塢山開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薌茅館山居少華麗,牽茅結(jié)凈屋。
此間不受塵,幽人亦新沐。
瓔珞巖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wǎng)。
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棲云室石室空無主,浮云自去來。
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延華洞共恨春不長,逡巡就搖落。
一見洞中天,真知世間惡。
澄元谷石門日不下,潭鏡月長臨。
細細溪風渡,相看識此心。
雨花巖巖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墮。
忽下幽人前,知子觀空坐。
泠泠谷層崖落飛泉,微風泛喬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
玉龍峽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觀音巖倚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垂云沜未見垂云沜,其如歸興何。
路窮雙足熱,為我洗盤陀。
勝金巖置馬步巖間,巖前得平地。
肴蔬取行簏,粗飽有遺味。
寶華巖團團寶華巖,重重蔭珍木。
歸來得商鼎,試鬻溪邊綠。
陳彭漈蒼壁立精鐵,縣泉瀉天紳。
山行見已久,指與未來人。
鵲源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玻
〈四詩皆記伯時所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