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之淳】
先生京國來,稱有母氏喪。
問之幾何時,二十余星霜。
八月發(fā)秦淮,九月下濤江。
旦聞云海滴,夜視星斗芒。
短服雙鬢禿,千里一葦航。
山回指會乩,孤城水中央。
昔雉堞未建,今青青者楊。
傷心至正末,四海沸鼎鐺。
縣官高不聞,藩將貪如狼。
城守人自敵,樂禍甘不祥。
一家當此時,赤腳相扶將。
水行乏舟楫,陸又無仆僮。
俄然母疾革,藥石不可攻。
暨乎屬纊際,疾斂不及停。
藤皮束木匣,藁葬東城傍。
對餐豈暇飽,欲哭且吞聲。
奉父復西邁,乞食三吳中。
三吳魚米區(qū),辛苦副所望。
一留日頗久,沈痛割中腸。
越山豈不佳,不及我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既已通,寒暑亦已更。
蹉跎歲月晚,念之顛且僵。
松楸日凋摧,白晝狐貍鳴。
死者若春雨,生者如晨星。
今日復何日,夙負始克償。
日出啟母欑,慟哭天無光。
黃昏問娥水,又欲趣四明。
云有一長兄,客死與母同。
翩翩兩丹鍈,逝欲共回翔。
走也忝越人,知先生甚詳。
先子昔筮仕,兩子同榜名。
先生文章族,冠蓋望宣城。
公侯卿大夫,郡守尚書郎。
下者仕州縣,富貴莫與京。
先生蚤有聞,秀出子弟行。
玉杯繁露學,曳履升其堂。
手中金仆姑,一發(fā)必疊雙。
大官走致饋,掃閤拜于庭。
執(zhí)經問誰來,無非侯與公。
家學遠不替,新聲日揄揚。
況先生孝弟,至性合天常。
明神鑒在茲,母兄得返葬。
紛然鴟梟群,欻見孤鳳凰。
《白華》古笙詩,《棠棣》歌脊令。
錫類者穎叔,感寤于齊莊。
善始必有終,天祿非所量。
宣之山峨峨,南湖水泱泱。
玉衡夜插子,寒日朝在房。
少忍慎眠食,善達無咎殃。
我歌代虞殯,竊喜還竊傷。
【作者:宋濂】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將軍帥師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
平。
越明年冬,上將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開國諸臣勞烈,
錫以鐵券,以申帶礪之誓。
下禮官議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時嘗賜。
錢武肅王十五世孫尚德實寶藏之。
”上遣使者即其家訪焉。
尚德奉詔櫝券及五王遺像上之。
上御外朝觀之,敕省臣宴于儀曹。
已而尚德思東歸,命還其券與像,以禮敦遣。
錢氏寶有此券已五百載。
宋淳化中,杭守臣嘗連玉冊進之。
元豐五年,又進之。
宋季兵亂,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
元至順二年,漁人獲之,售于尚德之父世珪,迄今而尚德
又進之。
是嘗三登天子之庭,其間或顯或晦,雖若類靈物訶護,亦
其子孫之多賢,能保守而弗墜也。
尚德字允一,天臺人。
大明天子開鴻基,雄兵百萬皆虎貔。
東征西討十余載,變化不異云雷隨。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澤施。
前王遺制久已泯,錢氏世寶猶無虧。
天使持書往征取,有翁橐負來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韜籍重重披。
精鐵鍛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誰瑕疵。
鑿窾填金文絢爛,筆畫方整蟠蛟螭。
誓辭三百有余字,河山帶礪無嫌疑。
繼陳五王有真像,仿佛猶是唐冠衣。
腰圍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屢下照,笑語逾覺天顏怡。
便敕大官給珍饌,上尊法酒澆瓊卮。
憶初唐綱既解紐,恣舞鱔號狐貍。
斗牛王氣果凌厲,豫章占術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揮不異驅嬰兒。
羅平鳥圖騁怪幻,內黃外白跳狂癡。
龍劍一揮赴水死,大勛星日同照垂。
因茲錫券代牲歃,彭城開府如三司。
衣錦城空嘉樹老,共守尚有三樓危。
淳化元豐兩進入,龍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訖錄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豈伊神物欲變化,相逐雷劍為龍飛。
孰知漁者一舉網,所獲非鱉還非龜。
終然鬼物所訶護,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涂沙礫幸免累,寶玉大弓欣有歸。
我知天意實有在,武肅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靈數百萬,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孫食報豈終極,政如稼穡隨年肥。
高牙大纛入黃閣,金章盭綬趨彤闈。
不知堆床定幾笏,但見肘印懸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擬,一門三戟終前衰。
況翁文采爛五色,嗜古不管頭如絲。
秦淮呼酒話離別,遠盼官舸如星馳。
于時同云冪四野,勢欲釀雪增寒威。
行行若過表忠觀,好剔蒼蘚看殘碑。
【作者:劉基】
高屋集飛雨,蕭條生早寒。
我來復幾時,明月缺已團。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貍嘯悲風,鯨鯢噴重瀾。
孤雁號南飛,音聲凄以酸。
顧瞻望桑梓,慷慨起長嘆。
愿欲凌風翔,惜哉無羽翰。
中夜百感生,展轉不遑安。
枯荷響西池,槁葉鳴林端。
寥寥天宇空,冉冉時節(jié)闌。
舉俗愛文身,誰識章甫冠。
河流未到海,平陸皆驚湍。
旗幟滿山澤,嗚呼行路難。
【作者:劉基】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周文四戰(zhàn)地,恃德不恃強。
叔世道雖微,靈源瀉流長。
漢祖殪秦項,定都由子房。
馬上得天下,繼周焉敢當。
光武起白水,龍飛掃攙搶。
應天順民心,戡暴安痍傷。
冕旒正宸極,圭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勸耕桑。
詔書報臧馬,玉關閉西羌。
周嚴播高風,卓魯樹甘棠。
廷無乳虎伏,邑有馴雉翔。
涓涓醴泉液,燁燁朱草芳。
繼體更能賢,守成不逾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親明堂。
辟雍養(yǎng)耆德,靈臺觀祲祥。
南宮畫元勛,東觀昭文章。
詩書母后訓,淫侈蕃封防。
日年天再辟,四帝百重光。
傾昃自滿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竊威柄,義士死道旁。
釁積千里草,禍成一星黃。
大命始不摯,余暉尚悠揚。
典午亦有初,言治稱太康。
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蕭墻。
兄弟相啖食,同氣成豺狼。
金墉豈不固,清談漫洋洋。
妖星入太極,胡雛登御床。
銅駝荊棘沒,寢廟狐貍藏。
落日照西城,寒云歸北邙。
轅無人行,伊洛廣且長。
衰榮若旦暮,道德信金湯。
殷勤《京洛篇》,厥鑒不可忘。
【作者: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妖盜起潢池,跳梁裒林棷。
白晝燒通衢,胡馬相踐蹂。
屋化飛塵灰,莽莽草木茂。
往年大姓家,存者無八九。
兵興歲無虛,穡事廢南畝。
紛馳赤白囊,烈勛徑何有?上貽國之憂,軫念夜達晝。
簡師行天誅,岌岌不敢后。
秦中出精甲,長道屈群丑。
言言七十城,易若摧瓦缶。
大野熄烽煙,多士釋介胄。
兩河關梁通,中原絕紛糾。
行者如蟻旋,居者如輻湊。
濟南李征君,累業(yè)文獻舊。
躬耕食其力,園田如錯繡。
自經喪亂來,避地東西走。
草食面削□,布恕體盈垢。
先師有遺文,一一付君手。
萬死逃一生,收藏免脫漏。
吾嘗□其書,篇章燦瓊玖。
讀之京華館,霜月動虛牖。
尋將刻棗梓,上儷鐘鼎壽。
□稱賢弟子,君乎實無負。
始予未相識,聞譽則已久。
昨枉過山齋,衡扉□□候。
吐飯欣接之,笑語忘辰酉。
議論悉超絕,白日云霧剖。
讀書不窺園,□□在研究。
巢由尚羊裘,祿仕不掛口。
譬之天馬駒,不肯戀棧豆。
裹糧出□□,歸期迫夏首。
春容耀桃李,川色潤栲杻。
太行入青云,千峰淡如帚。
黃河浪卷天,風雨怒蛟吼。
路經百載場,青苔白骨朽。
抵家拜丘墳,狐貍上荒阜。
俯仰成古今,野哭雜山溜。
莫傷門柞哀,晚節(jié)當大就。
立言紹前修,蚤夜獵文囿。
為國植英材,民俗盡歸厚。
我家漢水上,昔別齒尚幼。
艱危十余年,骨肉知在否。
君歸我何如,涕灑滿衣袖。
執(zhí)手河之干,臨風一觴酒。
人生會合難,豈不懷親友。
相期保令名,良時不可又。
【作者:李夢陽】
憶昔蕤賓初,皇疾輟臨仗。
維日白氣亙,黑風復排踢。
俄傳天柱折,忽若慈母喪。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斂衽接耆碩,高出文景上。
兩宮悅孝子,九廟歆流鬯。
毅然整六師,霹靂無前向。
犬羊遁朔漠,鯨鯢蟄溟漲。
淵沖不凝壽,日表空殊相。
蜿蜿湖中龍,一夕拔驚浪。
回首哭蒼梧,魂斷湘南瘴。
念昨下明綸,臣也誠無狀。
誓死叫閶闔,伸頸甘砧盎。
梁竇勢如灼,漢廷色惆悵。
皇乃西園游,召彼侍供帳。
從容杯酒間,似讓還非讓。
未剖青瑣封,已下金雞放。
臣微詎足惜,統(tǒng)體關衰王。
歷數古明辟,圣節(jié)疇能尚。
逝欲碎臣骨,吁帝不得尫。
攀髯眇莫及,痛哭橋山葬。
玉光動前星,朱符闡靈貺。
主器難久虛,勉起答群望。
金木欻為祟,太白晝相抗。
羯胡敢余侮,吾徒盡乘障。
嗚呼榆臺役,棄我六千壯。
踉蹌戰(zhàn)士骨,躐趿將軍韔。
二豎固輕率,腐尸亦云當。
所恨國威辱,北鄙氣凄愴。
鉦鼓疑皇情,何以慰宸況。
凄凄建未月,臨門遣征將。
紈曌作元戎,京軍欲浮宕。
翻使沿邊卒,束手遭棰掠。
揭?guī)L云中城,誰復扼其吭。
胡來風雨聲,胡去橫拍唱。
千村與萬落,人煙奔漂蕩。
嬰兒貫高槊,志婦經衣桁。
狐貍叫破壘,落日悄蒼漭。
此輩誠鼠竊,反覆亦難量。
騏驥駕鹽車,虛名縛骯臟。
世豈乏頗牧,賤或執(zhí)鞭杖。
瑣瑣登壇子,飽之則飛揚。
吁此良太枉,國愾何由暢。
水旱而秋雷,陰陽迭驕亢。
皇天雖至公,視之但坱々。
臣當歷服始,謬進大夫行。
退朝實憤切,欲吐畏官謗。
武王秉黃鉞,師事太公望。
列圣構梁棟,駕馭亦英匠。
先帝升遐日,臨榻召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