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guān)鍵詞:
例如:想查詢之字結(jié)尾的詩,請輸入漢字之
查詢類型:
請輸入關(guān)鍵詞:
例如:想查詢之字結(jié)尾的詩,請輸入漢字之
查詢類型: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時。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夢知。
百杯圣俞酒,萬首放翁詩。
肉眼今誰識,神仙世有之。
大似斯文不遇時,無人采佩世無知。
援琴與鼓猗蘭操,五百年間一退之。
大雅不作,吁謨音希。
公既奏功,袞衣盍歸。
歸矢爾謨,瑯瑯劂辭。
用清帝聰,燭于幾微。
天位孔艱,夙夜弼違。
逆耳為忠,隱情乃欺。
擇乎二者,上帝監(jiān)茲。
煌煌祖業(yè),忠臣念之。
有鳥有鳥集華池,長嘴得食短嘴饑。
何不彎弓射長嘴,前行丈人翻見嗤。
有鳥有鳥在中逵,長嘴能飛短嘴遲。
何不彎弓射短嘴,后行公子獨憐之。
蟻封于何險,醯雞豈必嗤。
須彌一目了,亭中大然之。
樂廣亡來冰鏡稀,宓妃嫫母混妍媸。且于霧里藏玄豹,
休向窗中問碧雞。百氏典墳空自苦,一堆螢雪竟誰知。
門前春色芳如畫,好掩書齋任所之。
廬山多桂樹,湓浦多修竹,東林寺有白蓮華,皆植物
之貞勁秀異者,雖宮囿省寺中,未必能盡有。夫物以
多為賤,故南方人不貴重之。至有蒸爨其桂,剪棄其
竹,白眼于蓮花者。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賦三題
以唁之。
風(fēng)吹古城勢欲倒,征車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剝霜風(fēng)臥青草。
我行拂拭開塵沙,良工獨苦咸咨嗟。
婉麗似出虞秘監(jiān),廓落正類顏瑯琊。
金薤離披立蛟鵠,赤手欲掣生龍蛇。
誰其能此宋令主,千載重操黑帝矩。
宮中才人捧硯立,殿前常侍登床齲
白麻宣詔賜天雄,署銜紙尾紛華蟲。
雕鐫琬琰勒黃絹,典雅尚有承平風(fēng)。
可惜龜螭半班剝,牧童燒焚牛礪角。
銅仙何日去咸陽,花石無蹤尋艮岳。
停驂啜古不勝悲,況是郵亭把手時。
關(guān)門令尹逢迎處,更說羊公曾過之。
郭公郭公,聞爾失國春秋時,
何事到此猶悲啼。郭公前言亡國故,
當(dāng)時只緣臣子誤。百年社稷不得歸,
而今家住柘岡西。滿目春風(fēng)都是恨,
聲聲說與齊侯知。國亡矣,
君勉之。
百年琢就流杯石,來泛清波未半時。
幸有九賢俱畢集,卻嫌當(dāng)坐欠羲之。
森森喬木,美蔓縈之。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宜之。
天畀村翁一段奇,發(fā)函虹氣貫茅茨。
肯移金鼎調(diào)元手,為作玉龍檠雪枝。
絕艷從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
信庵丞相親分付,麼去花光與補之。
五色云邊昔稚圭,軍戎萬里已周知。
趨朝豈止重憑廣,出幕聊為送適詩。
行李羽輕清漲穩(wěn),交情珍重歲寒期。
君王若問荊州事,白玉階前細(xì)數(shù)之。
北城擊柝復(fù)欲罷,東方明星亦不遲。鄰雞野哭如昨日,
物色生態(tài)能幾時,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遠(yuǎn)適無前期。
出門轉(zhuǎn)眄已陳跡,藥餌扶吾隨所之。
城中安得山,無山安得詩。
我入五羊城,遂與山水辭。
有鏡不敢覽,塵面我自知。
解維來歸亭,山水奔相隨。
水光動我巾,山色染我衣。
舟行將一月,恨速不恨遲。
山云來未已,江月皎無滓。
開懷放之入,出語頗似之。
陟彼崔嵬,豈不懷歸。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樗園誰子言殊允,作詩作賊事相等。
苦心取境破天慳,妙手穿窬探櫝蘊。
化工意態(tài)秘自珍,詎知天定還輸人。
偶然漫與愁花鳥,廳絕詩成泣鬼神。
此中竊亦分鉤國,狡獪偷天比狐白。
誅求造物不傷廉,豈復(fù)貪多須戒得。
偷勢終看落下乘,卑無高論皎然式。
昌黎窺盜向陳編,太息佳人為鈍賊。
夙欽吾子詩才妙,我法行之忽逼肖。
竟如道祖腹中言,可許拂衣引同調(diào)。
我欲誠齋戲南湖,君莫魏收斥邢邵。
詩窖宵來失卻匙,知君不拾道行遺。
無他長物一敝帚,留與貧家護(hù)享之。
追送無從謾寄詩,道間安穩(wěn)我能知。
情懷亦似居家樂,笑話依然奉母慈。
巴水柳風(fēng)新霽后,錢塘花雨暮春時。
乃翁邂逅詢佳況,膝上時時置坦之。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
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fā)新。
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二李控鯨魚。
欲従抱樸傳家學(xué),應(yīng)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fēng)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仆昔為開封幕,先公為赤令,暇日相與論內(nèi)外丹,且出其丹示仆。
今三十年,而見君曲江,同游南華,行山水間數(shù)日,道舊感嘆,且勸我卜居于舒,故詩中皆及之。
溫惠之德,社翟之衣。
行中采齊,禮無或過。
降于丹階,有空有德。
委委蛇蛇,誰其似之。
漢字之的釋義
之
(會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
同本義 [grow]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說文》
如語焉而未之然。――《禮記》。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適也。――《廣雅》
自伯之東。――《詩·衛(wèi)風(fēng)·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jì)》
之虛所賣之。(“虛”同“墟”)――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詞。代替人或物:愛~重~。取~不盡,用~不竭。
⒊代詞。這,此,或虛指:~子于歸(這個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詞、名詞等之后,跟"的"相當(dāng)?!幢怼敌揎椈蝾I(lǐng)屬關(guān)系:光榮~家。四分~三。兩年~后。羔羊~皮。中國~富強。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謂結(jié)構(gòu)中間,使其變?yōu)槠Y(jié)構(gòu):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⒍文言虛詞:~乎者也矣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