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深蟠萬卷馀,筆端倒傾蟻室珠。
掖垣政要舍人樣,致主澤民推宿儒。
粟泉竭澤剝床膚,券封如山泄尾閭。
埒國賈胡成小販,專城太守甚癯儒。
葉間煙雨尚疏疏,桃李盤中怯并驅。
忽見使君憐此味,始味時世未輕儒。
雪霜不到海山隅,隨分園蔬助醊餔。
萬物無情乘暖長,秦皇何事枉坑儒。
明明天子,丕承皇考。
曰求多聞,曰咨有道。
天子曰都。咨爾夫子,
為世宗儒。
楚澤傷春怨鶗鴃,長安索米愧侏儒。
博士雅好飲,空山誰與娛。
莫向驪山去,君王不喜儒。
熨手金鞭天馬駒,冰河雪谷笑談無。
只言燕趙多奇士,豈必書生盡腐儒。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傳觀玉帝整嚴衛(wèi),雜沓環(huán)佩紛前驅。
夢隨姑射扣瑤陛,身入閶闔排銀鋪。
明毫一色寶階凈,端木六出瓊林孤。
綠章封事見名姓,白霓仙子軒眉須。
乃知天喜愛民尹,分此雪與耕田夫。
山川盡入古圖畫,園林已作春規(guī)模。
逢船誰可載書共,松醪未擬炊書沽。
金仆姑寒憶戰(zhàn)士,玉玲瓏暖無歌姝。
煮茶安用碧跳脫,眠蓑自勝紅氍毹。
盟鷗久與說心腹,買犢大欠耕膏腴。
頻年歲入少生計,何日詔下蠲田租。
甑塵但憂脫粟飯,甌滑未議羹莼鱸。
群公豈堪立仗馬,賤子只跨尋詩驢。
第令吾民不知餒,如彼蔡人何足誅。
沖寒索米徙者眾,啼饑載道攜其孥。
邊烽有警事方爾,民瘼未軫天地無。
轅門誰曳丈二組,羽書夜下尺一符。
少遲獸狝渤海盜,當復蚊浮高陽徙。
平淮有碑徜須刻,筆墨可但唐宗儒。
一飯腹果然,身外百不須。
深知饑方朔,不似飽侏儒。
力致功名上要途,忠嘉屢奉玉音俞。
持荷久侍甘泉橐,剖竹仍分刺史符。
撫字雅間閒燕寢,經(jīng)綸先已定規(guī)模。
久虛左轄寧無謂,天子疇庸正用儒。
易學紛紛各著書,獨于師說著功夫。
涪翁舊傳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畫無。
不遣耆英陪講讀,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黃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親庭遙望屬坤隅,恁子還家與說吾。
為道江南足魚蟹,鄉(xiāng)來不復似臞儒。
憶昔紹興際,垂髫游上都。
舜廊時訪道,禹殿日陳謨。
士肄幾三代,兒嬉遍九衢。
{搜去扌加言}聞仍有幸,猶及拜先儒。
讀書破萬卷,許身一何愚。
赤驥頓長纓,健兒勝腐儒。
多女信無助,多田復何虞。
我固喜二仲,輩出三丈夫。
圓郎未解語,手欲學抹朱。
閏郎好神氣,兩眼澄秋湖。
復有新生兒,初探玄海珠。
一一閱清俊,并是千里駒。
胡為集我家,足視種德符。
昆弟若一體,在爾猶在吾。
堂前有雙親,各已皓鬢須。
抱弄想慰意,顏色朝愉愉。
未問壯門戶,悅親良所須。
況我藜藿腸,要當飽典謨。
足以立家學。燦燦遺群雛。
爾后更五稔,汝等行不扶。
我欲為道肥,汝當為書癯。
富貴何足道,陸機真洪儒。
乾坤萬里一長吁,老憊悠悠據(jù)槁梧。
未死自慚前死欠,有生不若此生無。
縱聞新詔開途轍,難把陳言入范模。
寄語嵩峰子張子,山林深隱是耆儒。
秋風來大地,萬里成丘墟。
床頭何所有,惟有一卷書。
曳綜朗長誦,環(huán)堵樂有余。
自笑飯顆山,少陵真腐儒。
嘉賓填城闕。
豐膳出中廚。
吾與二三子。
曲宴此城隅。
秦箏發(fā)西氣。
齊瑟揚東謳。
肴來不虛歸。
觴至反無余。
我豈狎異人。
朋友與我俱。
大國多良材。
譬海出明珠。
君子義休偫。
小人德無儲。
積善有余慶。
榮枯立可須。
滔蕩固大節(jié)。
時俗多所拘。
君子通大道。
無愿為世儒。
晉起不由德,亦坐崇清虛。
陵夷莫挽回,后世猶受污。
庾非適用才,夷甫真其徒。
樓以庾得名,而庾愎且迂。
面勢瞰空闊,檐楹煥丹朱。
遐想如不及,效尤無乃惠。
風流與經(jīng)濟,本自眠玉珠。
空譚養(yǎng)虛譽,胎禍取炭涂。
峻約火燎原,典午轅下駒。
舉扇障蜚塵,王叟寧厚誣。
狥名不既實,扁榜誰權輿。
得興偕下僚,小節(jié)安足模。
捍患識黃樓,仰高題景疎。
于是復間然,吾言乃迂儒。
漢字儒的釋義
儒
(形聲。從人, 需聲。本義: 術士)
同本義。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 [scholar server]
儒,術士之稱。――《說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說一經(jīng)者為儒生。――《論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順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禮·太宰》
儒之言優(yōu)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禮記·儒行》
又如:儒師;儒仙
孔子學說(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學說,其特點是強調對孝、仁、義、禮、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實踐和修養(yǎng),該學說在歷史上已成為中國
儒rú
⒈舊時指讀書人:~者?!?。
⒉[儒家]原指在禮儀、教育等方面為奴隸主貴族服務的人。后指孔子、孟子為代表的一個學派。又指信奉儒家學說的人。儒家提倡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觀念,主張仁政、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