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不二境,卻有別離情。
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何代何王不戰(zhàn)爭,盡從離亂見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猶點鄉(xiāng)兵作戍兵。
虜騎還南下,王師復北征。
旗翻滄海日,道出白登城。
朔馬鳴新壘,胡姬指舊營。
玉京雙鳳闕,空宿羽林兵。
相見三十載,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綠,白發(fā)憎監(jiān)明。
臨水必觀魚,獨傷魚命輕。
朝為淵底游,暮為釜中烹。
彼方路艱遠,其民亦天氓。
餒之則為盜,非是惡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
冰溪雪嶺赴詩盟,我媿難先二子鳴。
莫憚登臨助余勇,欲令萬戰(zhàn)遇奇兵。
關(guān)法晨方度,其如夜未明。
危機真虎口,急計假雞鳴。
唱罷城烏起,聞來野雉驚。
秦人百二險,齊客兩三聲。
珠履顏何厚,狐裘計已行。
昭王見事緩,食頃遣追兵。
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兩無情。
忍交孫武重泉下,不見時人說用兵。
木鎖初開水上城,竹籬深閉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兒斗,烏臼樹頭鴉舅鳴。
世事但知開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撻,唯憶當時阮步兵。
三伏回頭夢欲醒,五更風露月逾清。
病馀似鶴精神爽,老去如僧念慮輕。
邊面只今多勇戰(zhàn),人間從昔少閑行。
何當封事天皇殿,乞借秋霖洗甲兵。
獨倚青桐聽鼓聲,參旗歷落上三更。
涼風卷雨忽中斷,明月背云還倒行。
賴有清吟消意馬,豈無美酒破愁城。
是非人世何須校,方外曾師阮步兵。
自辭莫府徑歸耕,同舍分攜闕寄聲。
帳下飛書空有草,軍中上緣獨無名。
山深仆不聞時事,塞近君應得虜情。
聞道漢東堪臥治,訊來依舊說招兵。
疋馬區(qū)區(qū)萬里行,知君雅志為蒼生。
圣朝若問經(jīng)邦策,好草囊封勸罷兵。
買看山水興猶清,閑逐兒童樓上行。
窗外鐘聲大別寺,杯中堞影漢陽城。
蜂連建業(yè)何曾斷,浪接瀟湘總未平。
小艇犯濤如履地,果然水戰(zhàn)利南兵。
涼風幾時動,日暮已秋聲。
稍稍月華白,紛紛林影清。
予懷元不惡,世事巧相攖。
所愿西成后,邊頭急戍兵。
別駕今晨檢驛亭,道迎羸卒破銅鉦。
當年錯做書窗夢,蔽日旌旗出塞兵。
御醑璩杯白,仙風羽扇清。
靈符不須進,漢壘已銷兵。
夜半軍書尚帛鈴,想應欹枕夢難成。
新涼頗復欺長夏,舊事何妨閱短檠。
人說文衡真有托,公於詩卷若為評。
復襄遺跡今如許,試考當時六萬兵。
洗盡妖氛喜乍晴,風生萬馬四蹄輕。
天時人事俱相契,敢有纖兒更弄兵。
相疏憐各病,相見賀更生。
久亂詩書廢,長貧門戶清。
晨炊才脫粟,夜臥亦班荊。
只有悲秋卷,多于未受兵。
君說無家只弟兄,此中言別若為情。干戈鬧日分頭去,
山水寒時信路行。月下斷猿空有影,雪中孤雁卻無聲。
我今骨肉雖饑凍,幸喜團圓過亂兵。
漢字兵的釋義
兵
(會意。從廾,從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類;下面是“廾”雙手),象雙手持斤。本義:兵器,武器)
同本義 [arm;weapon]
兵,械也。――《說文》
掌五兵。――《周禮·司兵》。司農(nóng)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陳五兵。――《谷梁傳·莊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鉞、楯、弓矢也?!?
謂五方之兵,東矛、南弩、西戈、北鎩、中央劍也。”――《匡謬正俗》
離為戈兵。――《易·說卦》
修爾車馬,弓矢戎兵。――《詩·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議兵》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