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在童初,身輕俗累無。
云霞明道服,日月綴仙都。
屑玉三危露,泥金一丈符。
遨游即閶闔,佩帶或昆吾。
學(xué)語闚真誥,談玄校易圖。
竹間時搏拊,松下亦樗蒲。
謫墮歸巖壑,庸凡近仆奴。
極知方匿景,何敢遽摶扶。
請命書盈紙,祈真淚迸珠。
但能覘帝座,不恨守天廚。
譴巨知難逭,心安敢自誣。
相隨有芒屨,還欲化雙鳧。
杖藜窅窕更崎嶇,黃葉漫山路欲無。
小屋低煙長短竹,曲塘斜日兩三鳧。
金華山水天下希,潛溪龍門尤絕奇。
群峰峻極河漢上,一峰獨(dú)立芙蓉陂。
先生結(jié)廬在其下,文追班揚(yáng)兼賈馬。
遂令此山增壯觀,野有樸樕皆梧矰。
上清道士方方壺,乘興為作《潛溪圖》。
丹崖翠麓神仙居,東望日出樹如蘇。
溪流穿林還度谷,十里一達(dá)五里伏。
龍湫吐景生白虹,藤蘿振雨松呼風(fēng)。
卻憶往時清夜月,帝女乘云下天闕。
鐘鏞鏗惸蕭鼓發(fā),霓裳羽衣飄滅沒。
初平騎羊前啟行,長髯牴飛玉霜。
秦娥吹笙玄鶴舞,牽牛河鼓凝寒芒。
相思迢迢頻入夢,夢駕兩鸞從一鳳。
覺來毛發(fā)猶爽淅,目送征鴻度空碧。
山有蔬,水有魚,幽澗有泉清可晙。
何時上疏乞骸骨,寄聲先遣雙飛鳧。
丹青百丈鵝溪絹,縹軸南郊大禮圖。
官隸威儀猶是漢,山河風(fēng)景已非吳。
秋陰汾水年年雁,月黑連昌夜夜狐。
輦路莫驚荒草暗,鮧膏燈滅出金鳧。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馀尺,迢遞在西隅。
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
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
幾代傳荊國,當(dāng)時敵陜郛。上流空有處,中土復(fù)何虞。
枕席夷三峽,關(guān)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
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春風(fēng)來戶牖,春雨過庭隅。
攬袂送征車,去去不須臾。
借問何人斯,玉立美且姝。
慶歷丞相孫,太學(xué)學(xué)為儒。
一日上震怒,大奸伏其辜。
議者不深計,但惟和是圖。
直欲函其首,而往獻(xiàn)匈奴。
君言國大柄,不過賞與誅。
況此非常刑,何言歸之歟。
日月天之經(jīng),山河地之樞。
綱維在名分,臣子當(dāng)力扶。
大義儻一失,自今難枝吾。
此事如君家,曾老姑之夫。
又如和議初,編修澹齋胡。
精誠貫金石,勇氣激頑懦。
北庭聞此言,何敢更兇愚。
公卿顧之嘆,識者空嗟吁。
有如此英才,一第豈足污。
便當(dāng)司獻(xiàn)納,朝夕贊廟謨。
奈何遺之外,沈浮在江湖。
應(yīng)聘入賓筵,萬里來成都。
我昔聞其名,英聲震八區(qū)。
今幸見其面,堂堂六尺軀。
胸中浩無際,萬卷儲經(jīng)郛。
開口論世事,不訐亦不諛。
況茲當(dāng)才難,所懷真所須。
奉檄過西鄙,敢憚歷崎嶇。
西州號陸海,劍外頗焦枯。
男耕饑不粟,女蠶寒不襦。
連年難豐登,今其庶矣乎。
撫摩勸薄斂,勞來先蠲逋。
疾苦得上聞,歡聲沸道涂。
褰裳韓信溪,去就想不拘。
徘徊蕭何堰,萬斛收賦租。
釃酒李固墓,九原儻可呼。
再拜武侯祠,武侯伊呂徒。
事業(yè)雖不就,千載懸規(guī)模
一力扶漢鼎,初若甚區(qū)區(qū)。
北震于曹魏,東連于孫吳。
馴致河洛間,南望攜簞壺。
傳記尚可考,遺跡應(yīng)未蕪。
曩聞張忠獻(xiàn),初官斂版趨。
殷勤嚴(yán)先生,贈言良非迂。
具云今漢中,二士山澤癯。
引之與為友,道義相涵濡。
以此忠獻(xiàn)公,德業(yè)日敷腴。
駕言過漢中,愿毋疾其驅(qū)。
世固不乏士,安知今也無。
邂逅或相遇,提攜與之俱。
引領(lǐng)星橋邊,云間望歸鳧。
清沚雙鸂鶒,前年海上雛。今來戀洲嶼,思若在江湖。
欲起搖荷蓋,閑飛濺水珠。不能常泛泛,惟作逐波鳧。
橋外即當(dāng)壚,樓陰碧樹扶。
水筵移岸酌,越女唱吳歈。
一徑穿孤嶼,重光帶兩湖。
匝波舟楫動,處處起鷗鳧?!?/p>
黃昏船泊有鄰居,明朝船散又還無。
君笑我如浮萍草,我看君似水井鳧。
五載青衫走兩都,北門官緒更區(qū)區(qū)。
馬鞍出帶殘更夢,卻是雙飛鄴縣鳧。
游船平淺泛槎(舟符),隔一牛鳴路轉(zhuǎn)紆。
消得桑蓬殘習(xí)否?中流容與數(shù)鷗鳧。
湘江曉月照離裾。目送車塵至欲脯。
歸路新詩合千首,幾時乘興更三吾。
眼邊俗物只添睡,別後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歷塊,未甘直作水中鳧。
雞聲東傍禁城隅,官舍青青系白駒。
上苑花枝淹舊雨,御溝楊柳發(fā)前湖。
風(fēng)光未判春多少,弦管難明恨有無。
綠草漸高堤漸沒,憑君推牖瞰鷗鳧。
路出女墳湖,警蹕霸王驅(qū)。
靈池飛霹靂,枯冢走於菟。
老禪猶點(diǎn)石,仙鬼只疑狐。
祖龍來發(fā)閟,銀海又飛鳧。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fā)晴涪水現(xiàn),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shí)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從上頭收浩蕩,更著幽處藏縈紆。
馮仙觀中柏摩月,靜老巖下泉跳珠。
霜荷千樹小雨暗,野竹萬個秋風(fēng)□。
石囷□不了歲事,丹灶肯為凡人爐。
惜無數(shù)桃出山崦,來藉芳草開春壺。
從來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蕪。
問誰結(jié)屋據(jù)雄會,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鶻,視此亦足知遠(yuǎn)園。
挽衣留客來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吳。
我亦為渠腳力輕,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撫檻叫落日,共閔此世真區(qū)區(qū)。
真須舉臂游汗漫,莫向人間墮履鳧。
相親即噓濡,上忘即江湖。
事理去取間,情分乃異區(qū)。
周侯瑚璉器,晚乃擲道管。
異書窺蔡叟,潛論發(fā)王符。
夜諷恒至卯,朝飯或逾哺。
置之轉(zhuǎn)徒流,奈此臭味殊。
置之翰墨場,勇往無於菟。
雖乏三寸舌,自保千金軀。
山巔富蔬菜,渚牙長菰蒲。
屈曲一徑寬,於焉寄其孥。
非藥亦非餌,問君何歡娛。
所樂麋鹿游,緇白初不渝。
我於聞道新,齧肺方噬膚。
喜翁新經(jīng)過,已辨煮瓠壺。
我有甑中塵,翁無竹里廚。
相見期一笑,良勝醉叫呼。
水花正棄容,小伐隨輕鳧。
仁如愛日潔冰壺,鞭不曾施豈用蒲。
吏服官清羞鬻獄,民憐邑窘競輸租。
甘棠舍在春常滿,行李船空月亦無。
展驥分州猶未稱,合于紫禁著飛鳧。
君不見魯中群兒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語耶。
吳歈越吟初不省,恐自塞北傳胡笳。
跋遮胡為樂中華,試歌河漲水漸車。河中耕泥春種麻,麻生三歲不開花。
腰菱兩角黑如鴉,漁父笑且語。
誰能跋遮舞,君不見前年大旱河草黃。
草中魚子化飛蝗,又不見往年大雨雨決渠。
渠中朽瓜生老魚,蝗飛食場榖。
擊鼓煩趁撲,我家家具如筍束。
今年梁山撓濁淤,兒無鋤麻姑來漁。
荷鋤往賣鋤,買網(wǎng)空市無。
丁丁斲船斲屋櫨,艇子如星喚施罛。
夜唱跋遮曲,群鳴起白鳧。
久曠三山直,空陪五日趨。
文無飾羽巧,心有刻舟愚。
陛戟愁饑死。關(guān)門駭寵呼。
缺然偏自愧,乘馬與雙鳧。
老病倦岑寂,燕游聊與俱。
開樽當(dāng)勝地,飛蓋渡平湖。
落日晚明滅,煙林遠(yuǎn)有無。
歸來燈火夜,人影亂棲鳧。
漢字鳧的釋義
鳧
動物名。俗名野鴨 [teal]。鳥綱,雁鴨目,雁鴨科。體長60余厘米,喙寬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過群集生活
鳧,水鴨也。――《廣韻》
另一說鳧是“家鴨”
又如:鳧雛(幼鳧);鳧雁(野鴨與大雁);鳧脛(野鴨的小腿)
鳧
浮游;泅水 [swim]。如:鳧水(泅水);鳧泛(浮游)
鳧(鳧) fú
⒈俗稱"野鴨"。形狀像鴨子,種類很多,但已逐年減少,要保護(hù)。常見的是綠頭野鴨,雄的頭部綠色背部黑褐色,頸下有一白環(huán)。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飛?,F(xiàn)已有人工養(yǎng)殖,肉可吃,羽毛可制絨。
⒉〈方〉同"洑"。游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