閫制恩威足,邊防戍守牢。
政平多暇日,民費絕秋毫。
豹尾天光近,螭頭地勢高。
孰令黃石水,旦旦只空號。
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銳頭將軍來何遲,
令我心中苦不足。數(shù)看黃霧亂玄云,時聽嚴(yán)風(fēng)折喬木。
泉源泠泠雜猿狖,泥濘漠漠饑鴻鵠。歲暮窮陰耿未已,
人生會面難再得。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前者坐皮因問毛,知子歷險人馬勞。異獸如飛星宿落,
應(yīng)弦不礙蒼山高。安得突騎只五千,崒然眉骨皆爾曹。
走平亂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憶昔范增碎玉斗,
未使吳兵著白袍?;杌栝嬯H閉氛祲,十月荊南雷怒號。
晞發(fā)滄浪上,灘聲近廣騷。
綠圍齊長柳,紅糝半含桃。
欲寡堪增壽,閑多更養(yǎng)高。
佳哉鳳凰垅,悲甚付烏號。
富貴功名等弁髦,何如聲跡翳蓬蒿。
倦游正被微官縛,辭祿方知處士高。
華萼向來榮父行,芝蘭重見秀兒曹。
寄言護國山頭月,莫照山猿夜夜號。
秋風(fēng)起,秋云高。
連山草木如波濤,大江蕩潏魚龍?zhí)印?/p>
羲和奔忙日車逸,八柱傾側(cè)恐不牢。
柯山老人揜蓬茅,畏寒理我舊缊袍。
粗餐在盤有濁醪,醉飽高臥從呼號。
卻掃客不至,端為四國騷。
杯寒薦園實,食儉煮溪毛。
霜過橘柚熟,天晴鴻鵠高。
幽齋高木近,不寢聽雞號。
八月十八錢塘潮,浙翁聲價潑天高。
盡教四海弄潮手,徹底窮淵輥一遭。
重揀擇,不辭勞,
要透龍門繼鳳毛。忽然收卷還源去,
萬古曹溪風(fēng)怒號。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huán)。]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fēng)。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黏紅。
煙生窈窕深東第,輪撼流蘇下北宮。
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
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羈絡(luò)青紋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盡醉,一瓢顏巷日空高。
束帶謬趨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嚴(yán)無奈睡留癖,勢窘猶為酒泥慵。
偷釣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沉鐘。
九原可作吾誰與,師友瑯琊邴曼容。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終南地軸橫。
祥云輝映漢宮紫,春光繡畫秦川明。
草妒佳人鈿朵色,風(fēng)回公子玉銜聲。
六飛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入夾城。
豐貂長組金張輩,駟馬文衣許史家。
白鹿原頭回獵騎,紫云樓下醉江花。
九重樹影連清漢,萬壽山光學(xué)翠華。
誰識大君謙讓德,一毫名利斗蛙螅
[圣上不受徽號。]
修涂殘暑仆夫勞,午憩茅檐尺許高。
忽有涼風(fēng)颯然起,小松呼舞大松號。
當(dāng)年玉立清揚,屋梁落月偏相照。而今衰颯,形骸百丑,情懷十拗。久已飾巾、尚堪扶杖,聽山東詔。盡後車載汝,營丘封汝,何必在、磻溪釣。晚悟儋書玄妙。懶從他、鍾離傳道。不論資望推排,也做五更三老。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閑煩惱。問天公,撲斷散人二字,賜龜蒙號。
碩勢揖孤峙,交柯藏伯勞。
日臨公館寂,人與此軒高。
對酒屢中圣,題詩應(yīng)仆騷。
喬林思舊隱,咫尺聽風(fēng)號。
山腳草深樵徑?jīng)],溪頭水落石梁高。
一川風(fēng)露無人占,古柳玄蟬處處號。
不須更問旁人,勸君自拂青銅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兩度呼來,也曾批敕,也曾還詔。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磯上、堪垂釣。白雪新腔高妙。把儂家、調(diào)疏稱道。六韜未試,抑詩未作,如何歸老。玉帶金貂,星兒快活,天來煩惱。待自箋年甲,繳還官職,換山翁號。
翁劉異氏居同里,奕葉論交今久矣。
隴西京兆實姻連,我既識翁因識李。
巽卿自洛始遷閩,寄食僧房仍密邇。
盍簪雅好有新舊,傾蓋高情無彼此。
酣歌擲劍悲群公,胡為局促荒山中。
曲肱放浪雖所樂,樂此亦知吾道窮。
自聞胡馬再南牧,九州何地?zé)o兵戎。
世衰成改不以正,奸宄得意為英雄。
儒生守經(jīng)昧?xí)r變,憤切氣欲摩蒼穹。
斯言撥棄勿復(fù)理,把酒論詩差可喜。
圍爐夜語忘刻漏,吹燈曉色盈窗幾。
歸涂草棘索風(fēng)袍,主人謝客仆御勞。
云山悵望一回首,虎豹出穴哀猿號。
六月炎蒸烈火高,黑云驅(qū)雨駕波濤。
千崖雪浪飛泉吼,萬壑陰云古木號。
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
側(cè)身長顧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勞。下愍百鳥在羅網(wǎng),
黃雀最小猶難逃。愿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
浮云盡掃暖微霄,去鷺歸鴻入望遙。
積雨才收平野闊,夕陽未卷大江豪。
近看飄絮如千葉,遠見修眉若一毫。
不有危樓高百尺,也應(yīng)無處可呼號。
龍臥南陽久,天回北斗高。
廟堂更政化,巖谷起英髦。
正色朝端肅,華巔國務(wù)勞。
西州忽移翣,風(fēng)木動悲號。
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莫將條系纜,著處有蟬號。
綠柘林中聽晚繅,聞將煮蛹當(dāng)持螯。
何須有繭大如甕,救得妻兒啼與號。
漢字號的釋義
號
(會意。從虎,從號?!疤枴币嗉姹碜x音?!疤枴笔恰疤枴钡墓抛郑厦媸恰翱凇?,下面代表聲音,即號呼的意思。后繁化,變成“號”,現(xiàn)在簡化為“號”。本義:大聲喊叫)
同本義 [howl;yell]
號,呼也。――《爾雅》
誰之永號?――《詩·魏風(fēng)·碩鼠》
公號慶鄭。――《國語·晉語》
號呼而轉(zhuǎn)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因大號,一墟皆驚。――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陰風(fēng)怒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號泣載道。――《明史》
又如:號噪(呼叫,喧嚷);號躑(號叫跳頓);號佛(高聲念佛)
哭而有言 [cry]
號,痛聲也。――《說文》
以
號(號)hào
⒈名稱:稱~。年~。牌~。
⒉商店:商~。分~。
⒊人的名和字以外的別稱:別~。
⒋標(biāo)志:記~。符~。信~。加減~。
⒌排定次序,標(biāo)上記號:排坐~。編~碼。將這些東西~上。
⒍物品的規(guī)格、等級:特大~。中~。均碼~。
⒎命令:~令。發(fā)~施令。
⒏軍隊或樂隊中所用的喇叭:~兵。軍~隊。吹沖鋒~。
⒐[號碼]〈表〉事物次第的數(shù)目字。
⒑[號稱]因某種名氣出名或名義上如此:四川~稱天府之國。~稱百萬。
⒒[號外]編號以外的出版物。如需要及時報導(dǎo)而臨時增出的報紙。
⒓[號召]召喚群眾共同去做某件事。
────────────────—
號(號) háo
⒈大聲呼叫:~叫。呼~。北風(fēng)怒~。
⒉大聲哭:哀~。[號啕][號咷]大聲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