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開三省,今皇重老成。
山林招隱逸,巷陌起公卿。
自古時(shí)難遇,吾侯道正行。
岐山莫望鳳,金閣遲飛嗚。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yīng)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yuǎn)衢。獨(dú)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春禽喚雨屋山呼,二月韶光一半無。
作崇豈逃泥滑滑,原情當(dāng)坐谷孤孤。
不應(yīng)豆蔻花梢重,已怪荼醾?cè)~子粗。
年去年來誰奈得,酒酣擊缶和噫嗚。
溪橋竹邊有酒沽,攜魚換酒滿葫蘆。
篷頭月上不覺醉,自卷蘆葉吹嗚嗚。
當(dāng)年門下化龍成,今日余波進(jìn)后生。仙籍共知推麗藻,
禁垣同得薦嘉名。桃蹊早茂夸新萼,菊圃初開耀晚英。
誰料羽毛方出谷,許教齊和九皋嗚。
漢字嗚的釋義
嗚
口中舒發(fā)而出的聲音,嘆息聲。悲嘆 [alas]
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后漢書·袁安傳》
又如:嗚呃(悲嘆);嗚乎(嗚呼);嗚唈(因悲哀、憤懣而抑郁氣塞);嗚惻(悲泣);嗚噎(嗚咽。憂傷悲泣);嗚呼噫嘻(表示慨嘆)
嗚
形容氣流剎地經(jīng)過的聲響 [toot]。如:汽車嗚的一聲開過去了;輪船上的汽笛鳴嗚直叫;嗚的一聲,它不見了
發(fā)出喧鬧聲 [hoot]。如:嗚哨(漲水聲);嗚哩嗚喇(嗚哩哇啦。多形容亂嚷嚷聲);嗚嗚(歌詠聲;吟詠聲);嗚軋(吹角聲);嗚嗚咽咽(悲泣聲)
嗚
親吻 [kiss]。如:嗚咂(親吻)
死亡 [die]。如:一命嗚呼
嗚(嗚)wū
⒈像聲詞:~ ~ ~火車開動(dòng)了。
⒉[嗚呼]
①文言嘆詞:~呼,戒之!
②舊時(shí)祭文中常用〈表〉嘆息:~呼,哀哉!因借以指死亡:一命~呼!
⒊[嗚咽]
①低聲哭泣。
②形容流水聲。
────────────────—
嗚wù 1.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