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崗青虬盤,右坂白虎踞。誰識此中陵,祖龍藏身處。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
山河一易姓,萬事隨人去。白晝盜開陵,玄冬火焚樹。
哀哉送死厚,乃為棄身具。死者不復(fù)知,回看漢文墓。
東坡真天人,萬事早超悟。
生死固了然,刀鋸不足怖。
方其謫嶺海,負(fù)瓢歌道路。
此已遺形骸,死埋隨到處。
朝云爾何人,從公不忍去。
萬里煙瘴深,此豈其羨慕。
當(dāng)時士大夫,反眼相背負(fù)。
孰料禍患中,義行唯妾歸。
懿哉配坡公,清名照縑素。
惠州松樹林,不是小蠻墓。
東阡在何許,寒食江頭路。
哀哉魏城君,宿草荒新墓。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jié)。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shè)。
紛紛等兒戲,鞭登遭割截。
道邊雙石人,幾見太守發(fā)。
有知當(dāng)解笑,撫掌冠纓絕。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
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
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
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zāi)兇。
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古汴従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還復(fù)見,依然有余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黃樓下,朱欄照飛甍。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
今來舊游處,櫻麥半黃綠。
歲月如宿夕,人事幾反覆。
青衫老従事,坐穩(wěn)生髀肉。
聯(lián)翩閱三守,迎送如轉(zhuǎn)轂。
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秔稌。
山泉宅龍蜃,平地走膏乳。
異時畝一金,近欲為逃戶。
逝將解簪紱,賣劍買牛具。
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穞。
便恐桐鄉(xiāng)人,長祠仲卿墓。
去春哭鐘子,奔走馀杭路。
今春哭田生,棲遲九江渡。
在家在客中,兩友兩春訃。
伊誰奪天年,有天不可籲。
老淚無由制,立見眼隔霧。
風(fēng)晴江氣暖,日夕山色暮。
仿佛懷清揚,同游散幽步。
百年屈指頃,浮生草頭露。
憑高悄無人,我鬢亦非故。
何當(dāng)歸西湖,往拜二公墓。
館娃宮畔顧,國變生嬌妒。勾踐膽未嘗,夫差心已誤。
吳亡甘已矣,越勝今何處。當(dāng)時二國君,一種江邊墓。
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粳稌。
山泉宅龍蜃,平地走膏乳。
異時畝一金,近欲為逃戶。
逝將解簪紱,賣劍買近具。
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穭。
便恐桐鄉(xiāng)人,長祠仲卿墓。
里湖,外湖,無處是無春處。
真山真水真畫圖,
一片玲瓏玉。
宜酒宜詩,宜晴宜雨,
銷金鍋錦繡窟。
老蘇,老逋,
楊柳堤梅開墓。
滿路游絲飛絮。韶光將暮。此時誰與說新愁,有百囀、流鶯語。俯仰人間今古。神仙何處。花前須判醉扶歸,酒不到、劉伶墓。
前杵與后杵,筑城聲不祝我愿筑更高,得見秦皇墓。
西樞經(jīng)緯才,慷慨遇真主。
文學(xué)中甲科,風(fēng)云參霸府。
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強御。
憑案讀古書,箕踞視太祖。
澤欲浸生民,化將還邃古。
拆寺遇武宗,排佛如韓愈。
盡發(fā)群苾芻,使之藝禾黍。
兵威遂強盛,人力不耗蠹。
世宗征淮甸,委任當(dāng)留務(wù)。
馬前拜侯伯,階下列椹斧。
叱咤氣生風(fēng),將校汗如雨。
手筑太平基,胼胝不輟杵。
具瞻人有望,衰運時不與。
修短天難忱,殲奪民何怙。
恩深與小斂,撫槨甚悲沮。
云亡復(fù)殄瘁,前哲非虛語。
世豈乏賢良,才難具文武。
歷象過羲和,文章敵燕許。
可能隨眾人,冥寞歸塵土。
子孫雖眾多,必復(fù)事未睹。
誰銘遷客詩,高揭王公墓。
{左亻中纟右刀}無討處,強無討處。
剛道太虛空,純是生鐵鑄。
人言養(yǎng)子不及父,殊不知揚子江心有個郭璞墓。
滅跡巖岫間,居然養(yǎng)真素。
夕餐籬菊英,朝飲木蘭露。
玄衢諒堪涉,時榮焉足慕。
萬古功名人,累累但丘墓。
閑居寡人事,棲遲倦所務(wù)。
雅志歸去來,青山越中祝
爻辭玩往圣,門蔭資先祖。
雖云隱遁情,尚眷諸親故。
歲時酒一尊,聊樂我東土。
采蓮樵風(fēng)徑,看竹蘭亭路。
心亨體攸適,干祿靡希遇。
百年儻有程,度近嚴(yán)光墓。
弱夫殺壯士,誰敢嬰余怒。
今日古城邊,耕人肆侵墓。
萬里將行,剪燈重伴西樓語。
遠(yuǎn)書欲附,細(xì)把郵簽數(shù)。
風(fēng)雨江頭,不許離人去。
離人去。
斷腸歸路,秋草真娘墓。
君騎紫騮馬,遠(yuǎn)上燕山去。
老母倚門啼,淚濕門前路。
淚亦何時干,馬去無回步。
前月附書還,置身在郎署。
月賜既已多,取得尚書女。
身榮自可樂,母死無人顧。
多謝鄰里人,將錢治墳墓。
天心軫念國西陲,妙選廷臣下赤墀。
要布寬仁慰雕瘵,用資根本濟(jì)艱危。
九重眷遇風(fēng)云會,萬里威名草木知。
此去愿羅天下士,歸來共立太平墓。
漢字墓的釋義
墓
(形聲。從土,莫聲。本義: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蓋土與堆平,不植樹者稱墓。泛指墳?zāi)梗?
同本義。后不加區(qū)別,統(tǒng)稱作墓 [grave;tomb]
墓,丘也。――《說文》
墓,冢也。――《廣雅》
墓,土也。――《論衡·譏日》
冢塋之地。――《周禮·墓大夫》注
適墓不登壟。――《禮記·曲禮》
古也墓而不墳。――《禮記·檀弓》。注:“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古詩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墳。――《禮記·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墓廬(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
墓mù埋葬死人的地方:~地。墳~。公~。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