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繁盛誰比矣,十二樓臺重重起。
九衢車騎日喧喧,廣陌歡呼歌帝里。
我今御宇臨天下,物泰熙熙忻朝野。
村夫擊壤荷豐年,侯門朱紫皆風雅。
無為一坦已成功,關防絕慮閑戰(zhàn)馬。
唯愿君臣千萬世,六合同心歸華夏。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來墨竹夸二李。
紛紛后學爭奪真,畫竹豈能知竹意?奎章學士丹丘生,力能與丈相抗衡。
長縑大楮縱揮掃,高堂六月驚秋聲。
人傳學士手有竹,我知學士瑯埂?/p>
去年長歌下溪谷,見我忘形笑淇澳。
我為愛竹足不閑,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圖見新畫,乃知愛龍亦如我。
何當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對坐。
坐嘯清風過長夏。
春去堂堂不復追,空余草木弄晴暉。
交游歸雁行將盡,蹤跡鳴鳩懶韻不飛。
老大未須驚節(jié)物,醉狂兼得避危機。
東風雖有經(jīng)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
〈四月十一日立夏。
〉
碧海成桑野。笑人間,江翻平陸,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顏色好,更著雨婚煙嫁。料未必、龍眠能畫。擬向詩人求幼婦,倩諸君、妙手皆談馬。須進酒,為陶寫。回頭鷗鷺瓢泉社。莫吟詩、莫拋尊酒,是吾盟也。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蟬噪也,綠陰夏。
兼旬大雨無晝夜,積潦深虞敗吾稼。
豈惟一飽墮渺汒,直恐下濕侵腰胯。
風南忽從木末來,新月徘徊出云罅。
州家出符縣家喜,泄水漸空梁可架。
放翁亦復扶病起,旋筑頹墻補茆舍。
便合觀身作老禪,安心穩(wěn)坐今年夏。
間日視閣章,山莊有清暇,
有暇亦何為,讀書及習射。
書亦六藝一,自古重墨稼,
棐幾鋪玉版,嘉蔭就松架。
繕性歸平易,變體祛奇詫,
舉首瞻奎文,當年此消夏。
蒼崖崛地聳,飛瀑從天下。
一嶺跨兩州,千年無九夏。
布袋頭開,喂驢喂馬。
要騎便騎,要下便下。
若到江西湖南,撞著焦尾大蟲,
切莫道在西峰度夏。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
人海逢車陸用艘,仁人不遇嘆游不。
登龍有意師元禮,刻鵠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國語,絕煌投閣反離騷。
此身幸免官驅使,兩手獨能把酒夏。
唐虞亦人耳,四??筛咧x。
哀哉斗升故,諂妄兩憑架。
心明物自賓,能整故能暇。
會當棄人事,面壁度九夏。
西京五畝園,花木秀而野。
坡仙作此詩,感事記司馬。
深夜獨樂堂,氣象極閑雅。
晚芳相元佑,勛名動夷夏。
落落金彈丸,飛鳥不敢下。
盧橘不到吳,楊梅同過夏。
老子端有衲子緣,獨喜時時聽三下。
莫向諸方說久參,白頭且結淮南夏。
浩浩湖之源,迤邐衡山下。
有月來中天,明珠千斛瀉。
澂澈一塵無,并輝清不夜。
嗟彼泉下人,逝莫挽逸駕。
惟有不死心,清光遍華夏。
覓句如東野。想錢塘、風流處士,水仙祠下。更隱小孤煙浪里,望斷彭郎欲嫁。是一色、空濛難畫。誰解胸中吞云夢,試呼來、草賦看司馬。須更把,上林寫。雞豚舊日漁樵社。問先生、帶湖春漲,幾時歸也。為愛琉璃三萬頃,正臥水亭煙榭。對玉塔、微瀾深夜。雁鶩如云休報事,被詩逢敵手皆勍者。春草夢,也宜夏。
湖州老文久已矣,近來墨竹夸二李。
紛紛后學爭奪真,畫竹豈能知竹意。
奎章學士丹丘生,力能與文相抗衡。
長縑大楮縱揮掃,高堂六月驚秋聲。
人傳學士手有竹,我知學士瑯埂?/p>
去年長歌下溪谷,見我忘形笑淇澳。
我為愛竹足不閑,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圖看新畫,乃知愛竹亦如我。
何當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對坐,坐嘯清風過長夏。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滟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國,十里水晶臺榭。更夏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新筍漸盈尺,新梢已鋪瓦。
燕雀忽相驚,深沈似隆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個枉子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漢字夏的釋義
夏
(會意。據(jù)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人頭。臼,兩手,攵,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
夏,中國之人也。――《說文》。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
泛指中國 [China]
蠻夷猾夏。――《書·舜典》??讉鳎骸跋模A夏?!?
春秋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注:“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
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注:“與諸夏同風?!?
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種。
⒉中國的古稱:華~。
⒊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夏歷]又叫"陰歷"、"農(nóng)歷"、"舊歷"。此歷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chuàng)立的。
────────────────—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參見"夏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