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帽尋盟鬢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凈山新霽,風(fēng)定沙平水不波。
對菊使人懷古爾,思莼如我感時(shí)何。
明年把酒知何處,歸到東籬更莫它。
樽酒前陳,欲舉不能。感念疇昔,氣結(jié)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無欺,秉燭夜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當(dāng)。伐絲比簧,庶水憂傷。
憂來如絲,紛不可治。綸山布谷,欲出無岐。
炯炯若穴,螢螢?zāi)^。無言不疾,鼠思泣血。
霜落颿飄,鴉棲無巢。毛羽單薄,雌伏雄號。
緣子素纓,灑掃中庭。躑躑躅躅,仰見華星。
來日苦少,去日苦多。民生安樂,焉知其它。
有美一人。
被服纖羅。
妖姿艷麗。
蓊若春華。
紅顏韡燁。
云髻嵯峨。
彈琴撫節(jié)。
為我弦歌。
清濁齊均。
既亮且和。
取樂今日。
遑恤其它。
茶寮山上一頭陀。新來學(xué)者麼。蝤蛑螃蟹與烏螺。知他放幾多。有一物,是蜂窩。姓牙名老婆。雖然無奈得它何。如何放得它。
泛舟洛川。
濟(jì)彼黃河。
乘流浮蕩。
儵忽經(jīng)過。
孤柏亭亭。
回山峨峨。
水卉發(fā)藻。
陵木揚(yáng)葩。
白芷舒華。
綠英垂柯。
游鱗交躍。
翔鳥相和。
俯玩琁瀨。
仰看瓊?cè)A。
顧想風(fēng)人。
伐檀山阿。
存彼魚人。
滄浪之歌。
邈邈淪漪。
滔滔洪波。
大道孔長。
人生幾何。
俟瀆之清。
徒嬰百羅。
今我不樂。
時(shí)將蹉跎。
蕩心肆志。
與物無瑕。
歡以卒歲。
孰知其它。
形容初不類魚蝦,偏稱蘆蒿與荻芽。
獨(dú)物可憐空怒腹,吃人無計(jì)漫聱牙。
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夸。
從此烹鮮督庖吏,只將鲇鱯假名它。
雨意忽如此,客愁將奈何。
出門誰可詣,掩卷獨(dú)高歌。
塵世兔三穴,古人蓬一窠。
區(qū)區(qū)奚足道,默默幸無它。
羨渠痛飲日亡何,一石如髠亦未多。
曲米春濃禁不撤,酒腸笑我本無它。
漢字它的釋義
它〈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蟲形。本義:蟲) 同本義。后作“蛇” [snake]
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說文》
它 〈代〉
稱代人以外的事物 [it]。如:煤炭,很多工業(yè)離不開它;香山觀,從老遠(yuǎn)的地方就能看見它――口語中與“他、她”無分別。如:它比(引他類比附)
表示第三人稱 [he;she]。如:生它個(gè)兒子(生他一個(gè)兒子)
表示指稱。相當(dāng)于“別的”、“其他的” [other]
無它異。――《后漢書·列女傳》
貝勒及它將。――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帛布及它物。
與它石迥異。――《墨子·公輸》
又如
它(牠)tā
⒈他,專指事物或牲口:曬的衣服~已干了?!桥D獭?
⒉[其它][其他]別的。
────────────────—
它tuō 1.別的;另外的。后多寫作"他"。 2.第三人稱代詞。多見于早期白話。 3.用于泛指。 4.代詞。稱代人以外的事物。 5.虛指代詞。 6.姓。戰(zhàn)國有它囂。見《荀子.非十二子》。
────────────────—
它tuó 1.見"它它藉藉"。 2.同"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