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黯欲暮,歸騎慘將發(fā)。
釃酒上河梁,羞與故人別。
后會不可期,請與君永訣。
祁連山前箭,沙漠窖中雪。
君心與我志,各欲效忠節(jié)。
老親坐誅夷,此志遂蹉跌。
今君獲生還,竹帛炳貞烈。
顧我墜家聲,有懷共誰說。
韓王昔降虜,茅土世不絕。
念我先飛將,守邊號瑰杰。
臣罪固當誅,臣族詎宜滅。
嗟嗟全軀臣,誰肯為論列。
我心豈忘歸,望鄉(xiāng)心如爇。
親族靡孑遺,念之肝腸裂。
慟哭送歸旌,哀哀淚成血。
君歸謁茂陵,毋為遂結(jié)舌。
寄語霍將軍,此心宜識察。
孟冬寒氣至,
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
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
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
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
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
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
懼君不識察。
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意彼刑法,
設(shè)以化人;致使無之,而化益純。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漢字察的釋義
察
(形聲。從宀,祭聲。本義:觀察;仔細看)
同本義 [examine;look into;scrutinize;observe]
察,復(fù)審也。――《說文》
覽察草木。――《楚辭·離騷》
纖微皆審謂之察。――賈誼《道術(shù)》
察其所以然。――《呂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宋· 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觀察(仔細察看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覺察(發(fā)覺,看出來)
明察,知曉 [observe;see clearly]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左傳·莊公十年》
故察己則可以人。――《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察士(
察 chá
①仔細看;調(diào)查:考~、明~秋毫。
②發(fā)覺;看出來。
【察察為明】形容人專在細節(jié)上顯露精明(含貶義)。
【察言觀色】通過觀察言語臉色來揣摸他人的心意。
────────────────—
察(詧)chá仔細看,調(diào)查,考核:~看。觀~。明~暗訪。明~秋毫。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