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北多嘉樹,重陰及四鄰。
清風常滿竹,好鳥不驚人。
圖史無它物,謳吟佚此身。
應容千里客,一醉倒冠巾。
一陂潭水繞花身,淥凈分明照得人。
最憶蔣陵西曲路,春風相伴兩烏巾。
同時辟命新,中道改絲綸。
滄海人歸楚,清風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獨得將星鄰。
聳動軍前檄,崢嶸席上珍。
烽煙邊信息,金鼓武精神。
獵度天山雪,歌逢隴樹春。
燕臺無限好,西向自沾巾。
山中茅屋好,況復竹籬新。
一逕往來客,萬山迎送人。
葉殷渾欲染,冬暖卻疑春。
近得幽棲地,時來岸角巾。
還山終戴鹿皮巾。
江城物候傷心地,遠寺經(jīng)過禁火辰。芳草壟邊回首客,
野花叢里斷腸人。紫荊繁艷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
嘆息光陰催白發(fā),莫悲風月獨沾巾。
濩落無容物,嵚碕可笑人。
唯當荷農(nóng)笠,不稱薦華紳。
宦味真韁鎖,生涯累水薪。
窮途計安出,祗是有沾巾。
折軸迷邦漫問津,行藏不斷只因循。
那知老作邊城守,好去閑為負郭人。
細向舊圖逢景色,偶因掘筆得精神。
舉軍追恨成何事,可笑將軍走解巾。
落拓東風不藉春,吹開吹謝兩何因。當時曾見笑筵主,
今日自為行路塵。顏色卻還天上女,馨香留與世間人。
明年寒食重相見,零淚無端又滿巾。
遠游行復歲華新,嬾學劉郎問大鈞。
一點不蒙稽古力,十分合作臥云身。
苦寒與酒頓增價,小雨為梅先辟塵。
擬佩一壺江路去,花邊醉墮白綸巾。
峴山巉巉清溪濱,倒影萬丈之奫淪。
往歲嘗有去思吏,熱地尤多高蹈人。
少年仕宦頗落魄,時登絕頂攀蒼冥。
幽花美草頗娛目,斷碑勴倩股松瘛?/p>
曉猿夜鶴輕相別,從此奔走十八春。
舊游不復齒頰掛,方知到骨俱埃塵。
麟臺昨日見圖畫,醒若楚客還羈魂。
方縑一幅論萬里,秋江綠水何粼粼。
人心與物本無別,正為利欲相埋湮。
神功妙手如喚覺,滿座風月來相親。
騎驢徑去自可到,猶愈飄飖西游秦。
剩沽宜城醉其下,日夕倒載望冠巾。
魯山粹而博,韶美曠且真,石渠東觀中,久矣無若人。
飛僊驂鳳鸞,豈久混世麈,空余文章在,常與日月新。
我雖足數(shù),疇昔忝交親。
尚想秋燈下,對影欹幅巾。
江東客里逢立春,節(jié)物風光愁殺人。
盤中生菜不可食,門前柳條還欲顰。
悠悠西塞獨身遠,杳杳南國多兵塵。
中興宗社大臣在,悵望涕淚沾衣巾。
經(jīng)旬把擘言猶在,昨日題詩墨尚新。
清曉訪君呼不起,寢門一慟淚沾巾。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時風雨困頻頻。
欲知夏木扶疏處,好掛陶翁灑酒巾。
綠楊陌上送行人,
馬去東回一望塵。
不覺別時紅淚盡,
歸來無可更沾巾。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shù)屯。
羯胡來薊漠,戎馬度咸秦。
河朔皆朝虜,平原獨挺身。
蠟書通帝所,羽檄論邦鄰。
許國心無二,孤軍氣復振。
弟兄同義烈,生死劇酸辛。
已怪酬庸薄,那聞左降頻。
江湖銷歲月,省闥牾經(jīng)綸。
相國心多忌,軍容憤復伸。
同朝緣妒媢,啖賊俾邅迍。
輒墮奸邪計,剛期跋扈馴。
咥兇令履尾,納諫為嬰鱗。
假手雖云智,擠賢太不仁。
茹氈蘇武餒,決氈藺生嗔。
誤問長安使,寧為叛將賓。
一時全大節(jié),千古仰清塵。
緬想神如在,推遷跡已陳。
謀謨存汗簡,字畫遍蒼珉。
論世吾求友,之人德可親。
詎云黃壤隔,猶勝白頭新。
端欲希忠義,常期齒縉紳。
今雖逄圣旦,止愿作良臣。
惟冀尊王室,寧思秉國鈞。
儻令冠獬廌,猶可畫麒麟。
古寺今如昔,泉扃夜不晨。
何人同李翰,紀事比張巡。
感慨瞻遺像,潸然淚滿巾。
病起茅齋已浹旬,案書狼籍任埋塵。
十年事業(yè)空雙劍,半世交游復幾人。
苔井細陰桐葉墜,荊籬秋雨豆花新。
破除孤悶無他計,再洗淵明漉酒巾。
雨露絲綸下玉宸,問天乞得個閑身。
一生無恨長多感,三請皈休恰四春。
手板抽還大丞相,安車縣示後來人。
從今萬八百場醉,忽自稱冤五柳巾。
日高方得起,獨賞些些春??上疝D(zhuǎn)鶯,好音與他人。
昔年此氣味,還走曲江濱。逢著韓退之,結(jié)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聰辯劍戟新。如何昨日歡,今日見無因。
英奇一謝世,視聽一為塵。誰言老淚短,淚短沾衣巾。
漢字巾的釋義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義:佩巾,拭布,相當于現(xiàn)在的手巾)
同本義 [towel]
巾,佩巾也。――《說文》
沐巾一。――《儀禮·士冠禮》
盥卒授巾。――《禮記·內(nèi)則》
布巾環(huán)幅不鑿。――《儀禮·士喪禮》
靜其巾冪。――《儀禮·特牲饋食禮》
兒女共沾巾。――《戰(zhàn)國策·魏策》
歸來淚滿巾。――宋·張俞《蠶婦》
巾短情長。――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花巾;小絲巾;巾櫛(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掃帚);巾帨(毛巾)
纏束或覆蓋用的織物 [a piece of cloth]
巾袖無光。――唐·李朝威《柳毅
巾jīn用于擦、抹、包裹、覆蓋等的紡織物:手~。抹桌~。頭~。枕~。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