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淅淅,雨織織。難怪春愁細細添。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春情只在兩眉尖,懶向妝臺對粉奩。
怕見雙雙鶯燕語,楊花滿院不鉤簾。
黃菊與秋競,白須隨日添。
時人知不憙,野老未相嫌。
但酌清樽盡,猶存薄俸沾。
日西聞客至,更問酒家簾。
暮云新月一鉤鐮,歸路溪風動碧蒹。
美酒不妨車后載,夜深無處認青簾。
客里幾逢端午節(jié),看成雪鬢與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風月,笑撚菖花揭酒簾。
密織多因雨線添,泉紳高掛月鉤纖。
洞仙羞見秦丞相,故遣東風放下簾。
紅委墻陰花寂寂,翠滋亭角草纖纖。
風翻書葉常交案,雨壓爐煙不過簾。
雨聲滴滴暮未已,苔暈重重寒更添。
知是使君初睡起,清香一線透疏簾。
江南殘夢晝厭厭,愁逐年華日月添。
鶯燕不來春又去,落花微雨下重簾。
曾飲昌陽七十三,老來大布當輕衫。
豫儲當采三年艾,緩計空尋六日蟾。
楚俗舊時沉黍恨,唐宮此日賜衣沾。
梔香滿院人如玉,尚想薰風半卷簾。
曉日壓重檐。斗帳猶寒起未忺。天氣困人梳洗倦,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閑把繡絲撏。紝得金針又怕拈。陌上行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卷簾。
睡覺春山懶更添,起來余恨鎖眉尖。
料應春事關心曲,怕見楊花不卷簾。
猿鶴忘機不計年,芭蕉晴綠半平檐。
青山似與身相入,盡日無人自下簾。
間錯浮筠冷更嚴,長松低顧拂蒼髯。
清標總是君朋侶,桃李相望幾陛簾。
窗外小山重疊好,陰陰松竹翠排檐。
老人嘉我幽尋意,深炷爐香為卷簾。
仙境自嫌塵俗見,故垂巖溜代珠簾。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源從顥氣何因絕,
派助前溪豈覺添。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東風飄拂雨纖纖,吹向空中草木沾。
記得傳喧三殿日,恍疑天半撒珠簾。
從教病著探葵減,未放愁攻白發(fā)添。
欲看落花時入戶,風高盡日不垂簾。
恨入椒觴暖未拈。春蔥微蘸,誰是纖纖。別來愁夜不勝長,明日從教一線添。夜久寒深睡未忺。舊愁新恨,占斷眉尖。一鉤斜月卻知人。直到天明,不下疏簾。
漢字簾的釋義
簾〈名〉
舊時酒家、茶館作店招的旗幟,用布做成 [the flag as sign of a tavern]
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唐·鄭谷《旅寓洛南村舍》
簾
(形聲。從竹,廉聲。本義:門簾)
簾子,遮蔽門窗的用具 [screen;curtain]
簾,堂簾也。――《說文》
簾,戶蔽也。――《聲類》。
嚴持篋書,置飾室簾南。――《漢書》
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入其舍,則密室垂簾。――《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簾?。ㄕ诒伍T窗的簾子、布幕);簾唬ù昂熀痛半唬緩熿海ê煻慫Y之布帛);簾政(皇太後垂簾聽政,故名);簾廡(指堂前廊檐垂簾之處)
同“奩”
簾(
⒈簾)lián
⒈用布、塑料、竹片、或葦子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門~。窗~。
⒉舊時商店門口做標志的旗幟: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