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讀報,失聲驚子死。
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譎詭。
絕知無佳訊,未忍置不視。
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紙。
大事記馀墨,為子書名字。
厥生固未榮,死哀斯亦止。
猶蒙稽古力,匪然胡及此。
吳先齋頭飯,識子當(dāng)時始。
南荒復(fù)再面,闊別遂萬里。
賦詩久憶刪,悲子亦不起。
夙昔矜氣隆,齊名心勿喜。
舜欽負詩字,未屑梅周比。
時人那得知,語借頗中理。
忽焉今聞耗,增我哀時涕。
氣類惜惺惺,量才抑末矣。
子學(xué)綜以博,出入玄與史。
生前言考證,斤斤務(wù)求是。
乍死名乃訛,蔭蔓訂魚豕。[滬報皆作張蔓麟]
翻成校讎資,待人辨疑似。
子道治子身,好還不少俟。
造化固好弄,非徒奪命爾。
吾徒甘殉學(xué),吁嗟視此士。
龍場丞有言,吾與汝猶彼。
溧陽罕賢才,兩沈好兄弟。
讀書不求功,其涯未可既。
古人豈難到,顧我力行爾。
茲道果何如,在此不在彼。
北方之神非此形,世俗強為圖其真。
天一生水罔與冥,草玄揚運送知彼。
思我從網(wǎng)山,問道紅泉市。
托翁自漁溪,餉我百余里。
數(shù)窮初值變,巢穴夜焚毀。
我恰還君家,曉霜失行李。
君家一物無,宦學(xué)吾請已。
艱難全信義,勉強圖終始。
三載客招提,饋遺無廢弛。
薄莫聞叩門,奔走勞仆使。
先生顧之笑,以我匹子美。
他時誓作銘,自送此老死。
新春方七十,行步追鹿豕。
犀斜宿草多,惆悵余一紀。
幸有活頭顱,見君松竹比。
屈伸隨變化,貧富休悲喜。
人生飽諳歷,熟識興衰理,
身佚心鎮(zhèn)愚,千歲焉用彼。
鳥飛兔走,嘆勞生、浮世匆匆如此。眼底風(fēng)塵今古夢,到了誰非誰是。擊短扶長,曲邀橫結(jié),為問都能幾。悠悠長嘯,謾?quán)嫡鎮(zhèn)€男子。數(shù)載黃卷青燈,種蘭植蕙,頗遂平生喜。冷笑紛紛兒女語,都付春風(fēng)馬耳。美景良辰,親朋密友,有酒何妨醉。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
暑氣方闌,漸云收四野,山海明霽。憑高放目,視萬里汪洋,東連無極。廓然風(fēng)浪靜,屢顯現(xiàn)、嘉祥至瑞。大哉玄元體,澄清浩渺,浮動乾坤勢。神功圣力難量,信歸墟運轉(zhuǎn),無有休息?;謴埲f化,任云物飛翔,魚龍游戲?;烊谇Ч判?,隱三島、十洲異域。直待功成后,騎鯨笑傲超於彼
比屋皆良民,為盜豈無以。
富足義所生,貧窮盜之始。
凍餓家無儲,追呼官不已。
妖幻隨鼓之,安得不群起。
縱火資盜威,勢固自應(yīng)爾。
可笑說者愚,輒欲效柳子。
赤文而白章,召禍豈其理。
東南瓦礫墟,所向輒千里。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絕粒停廚,餐霞飲露,返照自然相制。鉛生五彩,汞發(fā)三光,方顯大丹苗裔。開啟朱扉,躍出金烏,飛入玉蟾宮里。把陰陽、交會神爐,烹就浩然真體。虛無內(nèi)、紫氣盤旋,玄珠閃鑠,射透混成宗睿。忘機修道,隱跡求仙,常默心無凋弊。貪戀榮華,誤了赫赫神丹,恣情拋棄。有人人識道,專精謹守,決然超彼。
面作天地玄,鼻有雁門紫。既無左達承,何勞罔談彼。
在家勖爾勤,女功無不喜。
既嫁訓(xùn)爾恭,恭己乃遠恥。
我家本素風(fēng),百事無有侈。
隨宜且奩箱,不陋復(fù)不鄙。
當(dāng)須記母言,夜寐仍夙起。
慎勿窺窗戶,慎勿輒笑毀。
妄非勿較競,丑語勿辨理。
每順舅姑心,況逆舅姑耳。
為婦若此能,乃是儒家子。
看爾十九年,門閫未嘗履。
一朝陟太行,悲傷黃河水。
車徒望何處,哭泣動鄰里。
生女不如男,天親反由彼。
勘破榮華,提智劍、急逃生死。要黜聰、隳體虛室,內(nèi)專窮理。綠水青山成伴侶,清風(fēng)明月為知己。得自歌自樂樂天真,真常美。胸襟靜,神情喜。從舒卷,恣行止。肖孤云野鶴,往來難擬。釋氏真風(fēng)勤整頓,凈除諸障如頑鄙。醒圓明、一點證菩提,功超彼。
肯與我酒吃否。余與之,先生一飲而荊卻令余以瓢取河水,余取得水,授與先生,先生復(fù)授余,令余飲,余飲之,乃仙酎也害風(fēng)飲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白麻衲襖布青巾。好模好樣,真?zhèn)€好精神。不須鏡子前來照。事事心頭了。夢中識破夢中身。便是逍遙、達彼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況乃務(wù)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大,江漢日來委。灃水雖復(fù)清,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嗚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幾。
血氣均有欲,擾擾靡窮已。
伯益烈山澤,庭氏挾弓矢。
驅(qū)除或未盡,遺類復(fù)紛靡。
豈惟梟鳥惡,亦有伯勞氏。
瑣瑣至微物,兇悖乃如此。
不思天壤間,萬物雖異類。
子之於父母,恩愛均一理。
卵翼哺爾成,胡為遽忘義。
昔聞烏反哺,羔羊能跪乳。
蜂蟻識君臣,豺狼知父子。
寄語當(dāng)世人,為此勿為彼。
漢字彼的釋義
彼
(形聲。從彳,皮聲?!搬堋保?。本義:流行、傳播,施加)
那,與“此”相對 [that]
彼,對此稱彼也。――《玉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魏風(fēng)·碩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魏風(fēng)·伐檀》
此土延續(xù)石耳。――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彼此騰倒著做(彼此交換。罵西門慶與書童有染,而書童又與李瓶兒有染);彼蒼(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另一個事物 [the other;the another]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
又如:由此及彼
他,他們 [the other part]
彼與彼年相若也。――唐·韓愈《師說》
幸而殺彼,甚善
彼 bǐ
①那;那個:此一時~一時。
②對方;他:知己知~。
【彼岸】
①佛教認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煩惱苦難好比中流,超脫生死的境界好比彼岸。
②(江、河、湖、海的)那一邊;對岸。
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理想的~。
【彼得格勒】蘇聯(lián)列寧格勒市的舊稱。1914年以前叫圣彼得堡。參見【列寧格勒】。
【彼得一世】(1672-1725)即彼得大帝。俄國沙皇。在位期間(1682-1725),曾秘密到西歐考察,回國后實行改革,加強中央集權(quán),并積極對外擴張,占領(lǐng)波羅的海出??诤屠锖Q匕兜貐^(qū)。因不斷征兵和增加賦稅,導(dǎo)致國內(nèi)矛盾激化,激起人民起義。
【彼得與狼】交響童話。普羅科菲耶夫作于1936年。作品寫彼得在小鳥的幫助下把大灰狼逮住的童話故事。樂曲通俗,表現(xiàn)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