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是羲和喜,陰是嫦娥妒。
暖是青帝來,涼是赤熛去。
災是旄頭出,祥是奎星聚。
雷是阿香嗔,濤是靈胥怒。
聽說娑婆無量苦。茶鹽坑冶倉場務。損折課程遭*楚。賠官府。傾家賣產輸兒女??隗w將何充??|。飄蓬未有棲遲所??琳嵊谏吲c虎。爭容訴。勸君莫犯雷霆怒。
翠碧曳長啼,翩然上庭樹。
花枝搖未定,驚顧卻飛去。
豈不愛芳陰,自憐好毛羽。
苦為艷妝求,刻鏤點金素。
五陵游俠兒,挾彈馳長路。
華狨毛垂金,豐豹文濯霧。
懷珠蚌必剖,戴角犀多忤。
志士無懷璧,懷璧出逢怒。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上攲蒼石擁巖竇,下應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電走金蛇,鼻息為云擢煙縷。
當年負圖傳帝命,左右羲軒詔神禹。
爾來懷寶但貪眠,滿腹雷霆瘖不吐。
赤龍白虎戰(zhàn)明日,倒卷黃河作飛雨。
嗟我豈樂斗兩雄,有事徑須煩一怒。
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錦屏。
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
虛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搖落壯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義凜凜令人思。
夜歸沙頭雨如注,北風吹船橫半渡。
亦知此老憤未平,萬竅爭號泄悲怒。
燕云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
枯井底,污泥處。
酒罷問君三語。
為誰開,茶花滿路。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
敝履榮華,浮云生死,此身何懼。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我貌甚癯棘,極愛山林祝
才說廬山去,不憚葺芒屨。
郁懷得少解,動腳即健步。
誰言多岌業(yè),堂堂大驛路。
萬景山渺莽,曠游愜心慕。
荒坊偶小憩,周覽入薄暮。
西隅壁灰凈,半堵若縑素。
方此欲題名,已觸野僧怒。
吾家老烏圓,斑斑異今古。
抱負頗自奇,不尚威與武。
坐臥青氈旁,優(yōu)游度寒暑。
豈無尺寸功?衛(wèi)我書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離不寧處。
孤懷聚幽郁,睹爾心亦苦。
時序忽代謝,世事無足語。
花林蜂如梟,禾田鼠如虎。
腥風正搖撼,利器安可舉?形影自相吊,卷舒忘爾汝。
尸素慎勿慚,策勛或逢怒。
昨日山中云,今朝山下雨。
牛羊沒禾黍,蟋蟀促機杼。
磨刀洗盆甕,社臘不勝數(shù)。
豈無聚歛吏,觸手丞相怒。
畏日在征途,心涼不知苦。
青山千百態(tài),相契無相忤。
芒鞋有至貴,道眼開方睹。
行行遂吾性,萬物與同祖。
殺雞固不忍,從眾那得阻。
嫩菜送香粳,頗覺清肺腑。
同游自疎懶,共飯何嗔怒。
徐州城東二十里,有石潭。
父老云與泗水通,增損清濁,相應不差,時有河魚出焉。
元豐元年春旱,或云置虎頭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說,作《起伏龍行》一首。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上欹蒼石擁巖竇,下應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電走金蛇,鼻息為云擢煙縷。
當年負圖傳帝命,左右羲軒詔神禹。
爾來懷寶但貪眠,滿腹雷霆喑不吐。
赤龍白虎戰(zhàn)明日,(是月丙辰,明日庚寅。
)倒卷黃河作飛雨。
嗟吾豈樂斗兩雄,有事徑須煩一怒。
烏蟾俱沈光,晝夜恨暗度。何當乘云螭,面見上帝訴。
臣言陰云欺,詔用利劍付。回車誅群奸,自散萬籟怒。
來日大難,痛心疾首。
今日為樂,莫懲其后。
大難如何,昊天不嘉。
吉兇有時,人莫之知。
鹿之游斯,在彼中野。
庖人調和,將以為脯。
翩翩白龍,好是魚服。
豫且射之,載中其目。
少康出畋,不復其舍。
戎王朝臥,乃縛尊下。
式戒在始,式備在終。
匪戒匪備,害于其躬。
天命戾止,匪夙則莫。
勉爾在位,無俾天怒。
學書乃一樂,人或罕知趣。
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
天資苦凡弱,師法非早悟。
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煙霧。
雖然日數(shù)紙,就視輒自惡。
旁人謬慫惥,定未識佳處。
右軍固神品,大令亦體具。
嫡傳張與顏,尚未肯懷素。
頗怪近世評,似為米老娛。
雄奇在風骨,隱括須法度。
安得再少年,令我進一步。
人高書乃高,此語俗子怒。
無限英雄睨許都,到頭倖免豈天乎。
平生邂逅都經念,曾識篁中許貢怒。
平生竭力參時句,久矣冥搜見機杼。
豈惟蘊蓄徹遮欄,要使幽深盡呈露。
君今學詩叩妙理,頗已具眼識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與造化開門戶。
讀之便感誰使然,若見其事在其處。
會須體物奪天機,便可分庭抗李杜。
風騷樂府久寂寞,但見坡谷正馳騖。
君才妙齡中科選,第恐此道非先務。
詩分九品吾所創(chuàng),妄與正宗闢行路。
君今持此俗誰論,勿使群言生謗怒。
君子之人,與已非比。
聞善則樂,見賢則喜。
小人之人,與已非惡。
聞善則憎,見賢則怒。
天寒牛在牢,歲暮粟入庾。
田父有余樂,炙背臥檐廡。
卻愁催賦租,胥吏來旁午。
輸官王事了,索飯兒叫怒。
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野竹初栽碧玉長,
澄潭欲下青絲短。昔人避世兼避讎。暮棲云外朝悠悠。
我今無事亦如此,赤鯉忽到長竿頭。泛泛隨波凡幾里,
碧莎如煙沙似砥。瘦壁橫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爭水。
有時帶月歸扣舷,身閑自是漁家仙。
山上朅來采新茗,新花亂發(fā)前山頂。瓊英動搖鐘乳碧,
叢叢高下隨崖嶺。未必蓬萊有仙藥,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甌遙見裂鼻香,欲覺身輕騎白鶴。
采藥朅來藥苗盛,藥生只傍行人徑。世人重耳不重目,
指似藥苗心不足。野客住山三十載,妻兒共寄浮云外。
小男學語便分別,已辯君臣知匹配。都市廣長開大鋪,
疾來求者多相誤。見說韓康舊姓名,識之不識先相怒。
五九四十五,圣人作而萬物睹。
秦時{左革右度}{左革右樂}鑽頭尖,漢祖殿前樊噲怒。
漢字怒的釋義
怒〈動〉
(形聲。從心,奴聲。本義:發(fā)怒,明顯地表形于外的生氣)
同本義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說文》
怨而不怒。――《國語·周語》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詩·邶風·柏舟》
驢不勝怒。――唐·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王怒。――晉·干寶《搜神記》
又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氣沖沖的樣子);怒惡(嘖怒,發(fā)恨);怒心(憤怒之心);怒忿(氣憤);怒恚(憤怒);怒猊(憤怒的獅子);怒惱(惱怒);怒憤(憤怒);怒噪(憤怒喧嘩)
譴責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禮記·內則
怒nù
⒈生氣,氣憤:~責。大~。憤~。忿~?!豢啥?。
⒉氣勢強盛:~吼。~潮。鮮花~放。
⒊[怒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