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布褐楮皮冠,朝昏信自然。
眼明山雨后,發(fā)亂晚風(fēng)前。
鶴病生閑惱,僧來廢靜眠。
自知慵懶性,至死豈能悛。
五星耀寒芒,直射入九淵。
化為石泉眠,位置相聯(lián)綿。
相映璧月夜,上下爭珠連。
星光本游空,著地今何然。
得非泉石癖,如我老不悛。
漢字悛的釋義
悛〈動(dòng)〉
(形聲。本義:停止)
同本義 [stop]
悛,止也。――《說文》
長惡不悛。――《左傳·隱公六年》
康猶不悛。――《左傳·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國語》
悔改;改變 [change;repent]
悛,更也。――《廣雅·釋詁三》
亦無悛容。――《左傳·襄公七年》
為是悛而止。――《左傳·昭公九年》
過而不悛。――《韓非子·難四》
又如:怙惡不悛;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過);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懼)
悛quān改,悔改:怙惡不~(一貫作惡,不肯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