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讀蕉上詠,疇不爾傾倒。
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
詠歌已臻此,賞識應(yīng)不少。
如何壯齒時,不得展所抱。
遁跡此湖山,忘機(jī)如鷗鳥。
白云與往還,童子日圍繞。
長者未弱冠,次者發(fā)覆腦。
更有六七人,聰慧益稚校
有時瞰師出,非蠻即斗草。
禮法未易閑,天機(jī)不欲矯。
若問祖師意,當(dāng)下無不了。
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
百年俯仰間,取足便煩惱。
目前茍可娛,此外一齊掃。
東風(fēng)沛甘雨,百物一時好。
江南桃李盡,紅紫到百草。
道傍負(fù)擔(dān)子,寒食歸祭禱。
今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掃。
嵩高麗中華,岳色連瑤島。
上清神仙宮,莊嚴(yán)絕雕巧。
浮云蕩繁陰,變幻入冥眇。
飄搖逾巖岑,淫翳混鴻灝。
縱有景慶合,闇然蔽昏曉。
況復(fù)濃霧生,一氣成有昊。
茫茫世宙間,落落耿孤抱。
天意不可知,煩心惄焉搗。
安得噓大風(fēng),八方凈如掃。
斯文元佑間,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見此老。
朅來東坡上,雪堂亞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護(hù)殘藁。
傷心逐客令,失腳空山道。
昔為魑魅憎,今作神明禱。
小橋行吟處,風(fēng)葉付誰掃。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云窈。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搔首卷簾看,認(rèn)何處、六橋煙柳。翠繞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掠水風(fēng)花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惟有踏青心,縱早起、不嫌寒峭。畫闌閑立,東風(fēng)舊紅誰掃。
藤蘿荊棘離離草,枯樹無退還不倒。
敗葉知他疊幾重,不消一陣秋風(fēng)掃。
水門夾西雨連越,鄴瓦耕殘莎草茁。
誰知當(dāng)日夫容園,濕路迷城暗車轍。
夫容青根聯(lián)戚里,美人對博蓬山里。
潮痕欲上紅露晞,知是日高梳洗起。
園南禁絕人行道,中有民間舊宿草。
廢園起垡鳴竊脂,寒食如應(yīng)通祭掃。
帆疏疏,纖綠蒲,二十四幅輕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過瓜步暮濡須。
長風(fēng)沙頊問鯉魚,大孤山側(cè)鳴寒烏。
魚腹無書報家信,憑烏為到西山區(qū)。
西山松柏應(yīng)更好,及取之官來拜掃。
花錦蝶翻紅,柳煙鶯織曉。
曾不動機(jī)絲,奪盡春工巧。
玄中玄,妙中妙。
三世諸佛覷不破,歷代祖師窮不到。
窮得到,寒食清明,
家家拜掃。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水云共色,漸斷岸飛花,雨聲初峭。步帷素裊。想玉人誤惜,章臺春老。岫斂愁蛾,半洗鉛華未曉。艤輕棹。似山陰夜晴,乘興初到。心事春縹緲。記遍地梨花,弄月斜照。舊時斗草。恨凌波路鑰,小庭深窈。凍澀瓊簫,漸入東風(fēng)郢調(diào)。暖回早。醉西園、亂紅休掃。
寶峰高士罕曾至,巖前雪壓枯松倒。
嶺前嶺后野猿啼,一條古路清風(fēng)掃。
少年讀杜詩,頗厭其枯槁。
斯時熟讀之,始知句句好。
書生挾蠹魚,流行萬里道。
朱顏日以衰,玄發(fā)日已老。
耿耿不圓卿,寧方自為皂。
舉目無寸親,憂傷入懷抱。
炎天冷如冰,磧地不生草。
我馬跑沙石,我饑面蒼昊。
人馬不相離,凍死俱未保。
何當(dāng)回白日,陰云盡一掃。
君不見岷峨春雷江發(fā)源,又不見楩楠秋風(fēng)葉歸根。
時中兩字萬物具,他說不出吾圣門。
挾書來就辟雍試,堯舜君民得無意。
鳳山梅隱屋數(shù)椽,區(qū)區(qū)無乃太早計。
淵明出辦三徑資,初不害結(jié)松菊知。
君今意與梅莫逆,豈梅亦具幽獨(dú)姿。
梅雖花早實亦早,早恐少年遲恐老。
青春誓不易歲寒,歸伴梅心梅卻掃。
西征登隴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見,殘云傍馬飛。
逢迎少壯非吾道,百壺且試開懷抱。
黃帽青鞋歸去來,桐花落地?zé)o人掃。
風(fēng)雨半摧殘,一園花老。綠遍池塘夜來草。看花何處,莫被此花相惱。世間多少事,邯鄲道。憑遠(yuǎn)下臨,暗塵飛繞。數(shù)點(diǎn)煙中樹、水村校斜陽且住,為我花間留照。從教紅滿地,何須掃。
家貧悔嗜酒,年邁思學(xué)道;雖云善補(bǔ)過,見事恨不早。
儒生守章句,忽忽遂將老,巖間得奇書,足以慰華皓。
丹液下注臍,黃云上通腦。
海山行當(dāng)歸,白發(fā)何足掃。
西安封域中,清水巖泉好。
金堂茂芝術(shù),仙吏書勛考。
桃源人已往,千古遺井灶。
雙鳧能來游,俗子跡可掃。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fēng)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螀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yīng)今夜,滿庭誰掃。
日烘古錦囊,露浥紅瑪瑙。
玉池咽清肥,三彭跡如掃。
漢字掃的釋義
掃
(會意。從手,從帚。手拿掃帚表示打掃。本義:打掃)
同本義 [clean up;sweep]
埽,棄也。――《說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廣雅》
掌五寢之埽除糞灑之事。――《周禮·隸仆》
子有廷內(nèi),弗灑弗掃。――《詩·唐風(fēng)·山有樞》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唐·杜甫《客至》
又如:掃徑(清潔路徑);掃塵(掃去塵垢;比喻掃蕩殘敵,平定亂事);掃腦兒(禿子);掃道(踩出來的路);掃桃(掃面子);掃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誠意);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掠過[sweep away]
千騎飚掃,萬乘雷奔。――李白《大獵賦》
又如:掃望(掃視
掃(掃)sào[掃帚]一種用細(xì)竹枝或高粱稈等制做的掃地用具。
────────────────—
掃(掃)sǎo
⒈用掃帚等除去塵土、垃圾:~地。灑~。
⒉除掉,消除:~除?!??!?。
⒊迅速掠過,使達(dá)到各方面:~射。~視人群。
⒋全,盡,所有的:~數(shù)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