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民稱頌,吾州錄事廉。
平心決蠻觸,恕筆讞髠鉗。
守法仁人勇,持身處女嚴(yán)。
城中旗傍盛,不欠惡詩拈。
人道孝為大,斯言俗之砭。
簪緌顙猶泚,乃能出閨簾。
逶迤竟?jié)撏?,姑慈霽霜嚴(yán)。
老禪入宵夢(mèng),薄云為之殲。
凈心正覺成,妙解脫妄粘。
寶蓮?fù)袃糍|(zhì),此理遙已占。
君看數(shù)珠輪,此句吾為拈。
高山奇樹似城南,兀坐聯(lián)詩興不厭。
一自韓孟歸去后,誰人敢把兔毫拈。
萬境沉沉夜氣嚴(yán),廣寒初下水晶簾。
三杯強(qiáng)沃澆腸酒,一捻聊分暖硯鹽。
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風(fēng)物為般添。
才高柳絮雖難到,此語於今亦惡拈。
朝來經(jīng)閣課楞嚴(yán),撩亂飛花競(jìng)撲簾。
似是青腰夸黑帝,故教姑射混無鹽。
地爐無奈貂裘薄,斗酒難供座客添。
詩債惱人眠不得,夜寒殘管亦須拈。
初宵微月尚窺簷,雨腳斜斜曉入簾。
春謝歡悰風(fēng)處減,愁將老色鏡中添。
頗思甫里陪觴詠,不嘆周南更滯淹。
倚賴宗盟慰牢落,得閑詩筆未妨拈。
撥盡寒灰恨轉(zhuǎn)添,不知片雪點(diǎn)疏簾。
梅花帳冷爐煙歇,架上黃庭信手拈。
掃徑花零,閉門春晚。恨長(zhǎng)無奈東風(fēng)短。起來消息探荼縻,雪條玉蕊都開遍。晚月魂清,夕陽香遠(yuǎn)。故山別後誰拘管。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罷還重拈。
惻惻凄凄憂自秬,花枝零落鬢絲添。
周遮燕語春三月,蕩漾波紋日半簾。
病酒不堪朝轉(zhuǎn)劇,聽風(fēng)且喜晚來恬。
綠楊影里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
梅山昔扣五通仙,曾許英雄第一簽。
恰遇塵埃當(dāng)擾擾,如何泥濘尚淹淹。
若非推入高宗夢(mèng),須是遙分太史占。
他日崧高詠申甫,一香先為大王拈。
簿書方應(yīng)接一身,減卻新計(jì)上筆尖。
愧我世無分雨補(bǔ),為農(nóng)憂有歲時(shí)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間飲水甜。
昨夜一番鄉(xiāng)屋夢(mèng),寒梅香處短筇拈。
方今天下少貞廉,廉有如公豈暫淹。
見說東皇思柄用,姓名已向玉瓶拈。
層臺(tái)高筑勢(shì)嶄巖。迢遞隔閭閻。不將貯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銀蟾。為愛一輪光皎,又看孤影廉纖。桂花香里□吟髯。興趣自能添。露華涼透羅衣薄,更深也、萬籟聲潛。彈罷瑤琴三疊,還將玉管重拈。
朝朝風(fēng)景添,吾病亦開簾。
洗藥花前曬,傳方壁上黏。
力還省語,身老更看髯。
昨日林僧至,茶杯始一拈。
愁紅飛眩醉眼。日淡芭蕉卷。帳掩屏香潤(rùn),楊花撲、春云暖。啼鳥驚夢(mèng)遠(yuǎn)。芳心亂。照影收奩晚。畫眉懶。微醒帶困,離情中酒相半。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簾卷層樓探舊燕。腸斷。花枝和悶重拈。
入夏不為淺,亭虛未甚炎。
云收風(fēng)卷幕,月滿夜開匳。
怕熱移燈遠(yuǎn),開懷索酒添。
半酣詩興動(dòng),寫韻客分拈。
年老年逢春春莫厭,春工慎勿致猜嫌。
紅芳若得眼前過,白發(fā)任從頭上添。
雨后艷花零淚顆,風(fēng)馀新月露眉尖。
輕醇酒面斟來凸,舉盞長(zhǎng)憂不易拈。
鴨餛飩小漉微鹽,雪后壚頭酒價(jià)廉。
聽說河豚新入市,蔞蒿荻筍急須拈。
層臺(tái)高筑勢(shì)嶄巖。迢遞隔閭閻。不將貯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銀蟾。為愛一輪光皎,又看孤影廉纖。桂花香里□吟髯。興趣自能添。露華涼透羅衣薄,更深也、萬籟聲潛。彈罷瑤琴三疊,還將玉管重拈。
俯首趨時(shí)獨(dú)自嫌,年來壯膽尚相淹。
神鋒不及錐頭利,花蜜翻虧蔗尾甜。
萬里水云閒有約,一床墳籍靜無厭。
明珠自得非他得,懶更驪腮著手拈。
漢字拈的釋義
拈〈動(dòng)〉
(形聲。從手,占聲。本義:用指取物)
同本義 [pick up with the thumb and one or two fingers]
拈,揶也。――《說文》
拈,持也。――《廣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湯問》。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鬮,拈著的先去。――《三國演義》
如:拈毫(拿筆。借指寫作或繪畫);拈團(tuán)兒(拈鬮);拈撮(用指頭取物);拈周試晬(抓周。小兒周歲從羅列的多種物品中拈取,舊俗以為可預(yù)測(cè)未來的性情志趣);拈酒(唐代口語。拿起酒杯吃酒)
擺弄 [fiddle with]。如:拈弄(擺弄);拈掇(擺弄;提及);拈花弄月(玩賞花月);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性);拈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取物:~須?!P?!b(抓鬮兒)。不要~輕怕重。
────────────────—
拈niǎn 1.捻,用手指搓轉(zhuǎn)。
────────────────—
拈diān 1.掂,用手估量輕重。參見"拈掇"﹑"拈斤播兩"。 2.算計(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