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銜花飛鳥還,月明溪上見青山。
遙知玉女窗前樹,不是仙人不得攀。
矯首遐觀。崇臺徙倚,心目俱寬。一水縈藍,群峰聳翠,天接高寒。平生江北江南??偽醋R、閩中好山。雨暗前汀,云生衣袂,身倦躋攀。
海國民俗古,清朝民物閑。
況茲得良牧,理人弦誦間。
吏散日已夕,云歸鳥隨還。
高齋蔭嘉樹,橫琴對遠山。
伊余安蹇劣,歸休謝朝班。
出處雖異途,云林近怡顏。
茲焉仰高風,望望心所攀。
黃河水流響潺潺,當日腥風戰(zhàn)血殷。
大地盡拋金鎖甲,長星亂落玉門關(guān)。
居延蔓草縈枯骨,太液芙蓉失舊顏。
成敗百年流電疾,蒼梧遺恨不堪攀。
黃花古城路,上盡見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間。
野情隨卷幔,軍士隔重關(guān)。道合偏多賞,官微獨不閑。
鶴分琴久罷,書到雁應(yīng)還。為謝登龍客,瓊枝寄一攀。
白馬嘶風何處還,鞭梢扶地看南山。
珠簾卷盡不回首,春色欲闌休閉關(guān)。
花外鳥歸殘雨暮,竹邊人語夕陽閑。
知君舊隱嵩云下,巖桂從今幾更攀。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縹緲間。
常說使君千里馬,至今龍跡尚堪攀。
.
三竺欣私托,西湖自往還。
肆情方水澹,尋石愛云間。
春氣調(diào)疏柳,晴光抹遠山。
老來形漸懶,未肯廢躋攀。
東葛城頭曉月殘,烏衣鎮(zhèn)上水潺潺。
偶來下馬三家市,先見環(huán)州百里山。
道路重經(jīng)渾不記,人情未遠尚相關(guān)。
舊游最是西南勝,擬辦青鞋一醉攀。
一穗香云擁博山,毛錐吸盡墨池灣。
詩如驪頷生明月,人似龍媒出帝閑。
灑落高情忘固陋,崢嶸健論起衰孱。
蒼髯半雪吾休矣,卻怕飛騰不可攀。
今日相逢慰別顏,獲參后乘訪龍山。
古仙已去靈蹤在,杖屨尋幽喜共攀。
小聚風煙外,衡門水竹間。
疏溝分北澗,翦木見南山。
人笑謀生拙,天教到死閑。
猶存拄杖子,遇興即躋攀。
廣圃深潴壑,駢房曲貯山。
堤長留竹捍,牖每惜花關(guān)。
日暗厖先睡,林昏鶴便還。
名流真爾輩,杖履欲追攀。
真走塵埃倦鳥還,故鄉(xiāng)元在水云閑。
黃粱飯里夢魂醒,青箬笠前身世閑。
鷗鷺飛來俱玉立,松篁歲晚各蒼顏。
岷峨交舊如相問,鐵鎖無扃任客攀。
齋橑翠霏間,人高境自閑。
禪心溪上月,佛髻檻前山。
晝漏依蓮改,晴云識棟還。
誰持快哉意,來此共躋攀。
兩馳章奏叩天關(guān),只愿歸來老故山。
愧我尚留牽吏役,羨君先去得身閑。
冥鴻已逐高風舉,倦鳥終隨落照還。
尚似杖藜尋舊約,雁峰深處共躋攀。
卓爾金閨彥,頎然玉昏班。
周旋三友益,零落十年間。
轣轆靈輀動,悠揚素旐還。
暮年還抱愛,應(yīng)復(fù)辨追攀。
結(jié)亭納虛豁,崔嵬進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還。
繁英粲秋籬,幽芳復(fù)相關(guān)。
濁醪對之飲,超引神慮閑。
至樂豈外求,妙象非言間。
妙哉靖節(jié)風,千載君能攀。
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guān)。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偶分魚竹到稽山,處士林泉一望間。
歲月自隨流水遠,姓名長與白云閑。
鑒中人去荒遺跡,溪口僧來寫舊顏。
何日放船訪巖藪,吾門高第約躋攀。
漢字攀的釋義
攀〈動〉
(形聲。從手,樊聲。本義:拉,牽)
同本義 [draw]
攀,引也。――《廣雅》
右手攀右趾。――明·魏學(xué)洢《核舟記》
又如:攀戀(攀住車轅,戀戀不舍);攀轅(拉住車把)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climb]
將士皆攀木援崖,魚貫而進。――《三國志·鄧艾傳》
攀草牽棘,…石崖側(cè)削則援崖。――《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猶攀緣);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進);攀倚(攀援依傍);攀進(攀緣行進)
指跟地位高的人結(jié)親戚或拉關(guān)系;高攀 [seek connections in high places]
兩府攀陪十五
攀pān
⒈抓住東西往上爬:~樹。〈引〉向上,登高:~登?!椒濉!从鳌蛋徒Y(jié)投靠有權(quán)勢的人:~附。~龍附鳳。
⒉拉攏,拉扯:~親?!?。~談。
⒊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