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guān)鍵詞:
例如:想查詢旗字結(jié)尾的詩,請輸入漢字旗
查詢類型:
請輸入關(guān)鍵詞:
例如:想查詢旗字結(jié)尾的詩,請輸入漢字旗
查詢類型:
名高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是碑。
大宋正傳天子令,直教諸國豎降旗。
河橋春盡送君歸,又惜無歡度此時。
亂花滿眼遮人望,不見行塵空酒旗。
蘭臺清吹指冠緌,薙草新居對渺瀰。
麗賦朝云無處所,羈懷秋氣動齎咨。
三年送目愁鄰媛,七澤迷魂怨楚辭。
獨有江南哀句在,更傳馀恨到黃旗。
浣花溪上春風(fēng)后,節(jié)物正宜行樂時。
十里綺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漵,彩閣凌波汎羽卮。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歡醉待旌旗。
海棠初發(fā)去春枝,首唱曾題七字詩。
今日能來花下飲,不辭頻把使頭旗。
使君昔日撫疲贏,曾奏囊封有直詞。
一臥家山今白首,重來猶擁舊旌旗。
殺人放火大慈悲,禪教俱非道莫齊。
平地一聲師子吼,釋迦彌勒豎降旗。
今日油幢引,他年黃紙追。同為三楚客,獨有九霄期。
宿草恨長在,傷禽飛尚遲。武昌應(yīng)已到,新柳映紅旗。
長沙地窄卻回時,舟楫駸駸向鳳池。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湘江又見承明客,青嶂誰刊岳麓詩。
雙旆到時鴻雁少,洞庭春水照旌旗。
聞?wù)f都人競出嬉,御街簫鼓倍年時。
相公入奏天顏喜,半夜揚州送捷旗。
仙樓觚闕概云霓,奕奕威靈擁太禧。
海內(nèi)兵銷無伐國,牡荊閒偃漢宮旗。
廬山淡薄已多時,誰與叢林洗敗姿。
為愛海冰資菜味,不嫌春雨破華枝。
仙陀婆事行行辨,舜若多身處處宜。
快意截流船到岸,江頭風(fēng)順看檣旗。
賤子夫誰問,鳴騶屢水湄。
自因閑肯顧,不是佞求知。
山檻清持茗,花蹊笑說詩。
雨風(fēng)今送別,凄斷濕旌旗。
使君每愛讀豳詩,稼事艱難亦粗知。
水凍未聞身布野,年饑且喜麥生岐。
坐間白叟真堪貴,眼底朱衣總是癡。
趁刺畫船呼客語,春風(fēng)已滿勸農(nóng)旗。
憶昔度宗皇帝時,十年十三日食之。
似道屃赑湖海曲,天子宮庭耽樂嬉。
滿朝翕翕皆婦人,禍來照鏡方畫眉。
北軍順流日食既,兩國正爾爭雄雌。
興亡豈必皆有數(shù),百年以來士氣索。
文臣髀肉不識馬,武士驚魄怕見旗。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賢臣志,一表應(yīng)憐庸主師!
大漢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當時;
死而后已同肝膽,海內(nèi)飛傳蕩寇旗!
晚天冥漠霰初飛,皓皓出顏復(fù)水湄。
莫遣瑤林生染污,卻憂云路隱巇危。
寒侵夜褐樽前覺,春入晴檐枕上知。
憶得梁園探花早,十年淚眼看旌旗。
藕花香里去,獨步自尋詩。
秋意在何處,夕陽將下時。
鳥幽忘立久,山好覺行遲。
飲興忽然動,橋邊有酒旗。
行縣山迎舸,論兵云繞旗。
漢字旗的釋義
旗〈名〉
同本義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說文》
熊虎曰旗。――《廣雅》
師都建旗。――《周禮·春官》
熊虎為旗及國之大閱。――《周禮·司?!?
望其旗靡。――《曹劌論戰(zhàn)》
泛指各種旗幟 [flag;banner]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賈誼《過秦論》
以為旗章。――《禮記·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槍棒等武藝的架式、門戶);旗頭(旗手);旗麾(將旗)
表識,標志 [pennant]。如:旗亭(
旗qí
⒈用布、綢、紙等做成的標幟,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子。軍~。國~。升~。
⒉清代初期將滿族軍隊和成員編為八旗。后又增編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統(tǒng)稱"旗人"。又特指滿族的:~袍?!b。
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行政區(qū)劃的一級,相當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