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中畜一雞,飲啄頗云足。
其雞渾不顧,引頸欲逃出。
旁雞大愛之,貪食籠中食。
回旋欲歸籠,不省籠拘束。
隴嶂縈紫氣,金光赫氛氳。美人含遙靄,桃李芳自薰。
圖高黃鶴羽,寶奪驪龍群。忽驚薤露曲,掩噎東山云。
回也實夭折,賈生亦脆促。今復哀若人,危光迅風燭。
夜臺淪清鏡,窮塵埋結綠。何以贈下泉,生芻唯一束。
此生西天,斯晨禁足。
依舊夜短晝長,是處山青水淥。
都來一個虛空,不用強生節(jié)目。
爭如櫒手便歸來,六六元來三十六。
殷勤為報道中人,戀著玄關即拘束。
湖水出瀾蠡,江水下巴蜀。
恰當相合處,清濁皆蕩沃。
扁舟凌浩渺,渡者苦局促。
卸帆與立桅,黃帽不須督。
紙錢望空飏,飽肉為相觸。
江神昭靈休,壓浪無留矚。
遂使驚魂甦,免得遭鬼錄。
去程天茫茫,灘過有磯續(xù)。
磯頭熟風波,寒草失舊綠。
所愿晴風恬,遵陸脫羈束。
癡多故惱人,妝晚翻嫌趣。只為眼波長,嗔笑嬌難觸。春心不肯深,春睡何曾足。莫待柳花飛,飛去無拘束。
胡風吹雁翼,遠別無人鄉(xiāng)。君近雁來處,幾回斷君腸。
昔奉千日書,撫心怨星霜。無書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國有佳麗,蛾眉富春光。自然君歸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歲晚雙鴛鴦。顧兔蝕殘月,幽光不如星。
女兒晚事夫,顏色同秋螢。秋日邊馬思,武夫不遑寧。
燕歌易水怨,劍舞蛟龍腥。風折連枝樹,水翻無蒂萍。
立身多戶門,何必燕山銘。生世不如鳥,雙雙比翼翎。
季秋天地間,萬物生意足。我憂長于生,安得及草木。
試從古人愿,致酒歌秉燭。燕趙皆世人,詎能長似玉。
俯憐老期近,仰視日車速。蕭颯御風君,魂夢愿相逐。
百年夜銷半,端為垂纓束。
誰倣王郎子,庭前種修竹。
清陰生曉云,遠意近幽谷。
歲久太昏翳,客來為湔沐。
掠地芟蒙茸,揮空除樸樕。
碧篠惡微瑣,孤根賞幽獨。
惟防高節(jié)傷,不厭冗材禿。
露枝借蟬附,風干貽鳳宿。
筠消螻蟻驚,影淺虻蚋哭。
減裁終瘦骨,瀟灑自空腹。
初勞揀擇手,終入窮淡目。
月浪細搖金,秋聲寒戛玉。
差肩存挺直,亂眼憎拳曲。
洞然大夫心,卓爾高士躅。
春風雨零紅,林木霜換綠。
長久此君操,正可起頹俗。
山陰牛羊侵,謂濱斤斧辱。
持君易金錢,伐盡猶不足。
是中主人賢,不作薪藁束。
薄日輕云,天氣好、相將祈谷。民情喜、頌聲洋溢,清風斯穆。飲酒不多元有量,吟詩無數添新軸。對古人、一笑我真愚,君無俗。斜川路,經行熟。黃花在,歸心足。問淵明去後,有誰能屬。神武衣冠驚夢里,江湖漁釣論心曲。但從今、散發(fā)更披襟,誰能束。
天中樹木,高聳玲瓏,向濯纓亭曲。繁枝綴玉。開朵朵九出。飛瓊環(huán)簇。唐昌曾見,有玉女、來送春目,更月夜、八仙相聚。素質粲然幽獨。江淮倦客再游,訪后土瓊英,樹已傾覆,攀條掐干,細嗅來、尚有微微清馥。卻疑天上列燕賞,催汝歸速。恐後時、重謫人間,剩把鉛華妝束。
堂前捉績子,力作忘朝餐。
鵝黃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
蠢女采桑至煮繭,何暇膏沐梳髻鬟。
繅成蜀錦與楚縠,舞姝纏頭不論束。
春溫紅玉。纖衣學翦嬌鴉綠。夜香燒短銀屏燭。偷擲金錢,重把寸心卜。翠深不礙鴛鴦宿。采菱誰記當時曲。青山南畔紅云北。一葉波心,明滅澹妝束。
貧者士之常,富亦我所欲。
得常詎要大,逐欲何由足。
荒哉化蝶翁,微歟監(jiān)河粟。
人生命如線,日須不盈匊。
俯仰天地間,何由放羈束。
轆轤鳴,秋風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轆轤鳴,井水寒,三更絡繹啼井欄。
鴛鴦憔悴不成雙,兩雌一雄鳴鏗鏘。
哀鳴聲何長,飛飛入銀塘。
銀塘淺,翠帶結。
塘水枯,帶不絕。
愁魂夜嘯缺月低,驚起城頭烏磔磔。
城頭烏,朝朝飲水鴛鴦湖。
曾見蓮底鴛鴦日來往,忘卻羅敷猶有夫。
夫怒啄雄,雄去何棲,翩然歸來,閉此幽閨。
幽閨匿跡那可久,花里秦宮君知否?
不如萬古一丘,長偕三百首。
幽閨人去燈光寂,照見羅幃淚痕濕。
同穴居然愿不虛,歲歲春風土花碧。
并蒂不必蓮,連理不必木,
癡骨千年同一束。
吾評陶淵明,略似段干木。
詩文雖滿家,不飽妻子腹。
仰瞻清風柯,俯窺白云谷。
誰能為升斗,辛苦受羈束。
春山青,春水淥,
啼鳥落花清耳目。一帶平原畫不成,
妙印無羈豈拘束。
重陽佳節(jié)菊花貴,婀娜如金葉青翠。
傍籬傍落一婆娑,發(fā)在秋天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見,想此儀形植霄漢。
恣情采折手中叉,滿袖冠簪香不散。
日飛黃鳥何老訝,看取叢叢光臺榭。
愿細觀瞻向眼前,含珠露色應無價。
好是侵晨半開坼,風搖去住還難得。
清霜示布轉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
柳岸煙沈和水淥,獨爾今朝看不足。
倏忽時間勝於春,隨分狂心無拘束。
風細晚軒涼,妙句初揮新墨。綠水池中賓佐,對嫩荷擎綠。坐看微月上云頭,清臂映寒玉。只恐朝來酒醒,有文書羈束。
梅花一簇?;ㄉ锨еT。照出靚妝姿態(tài),看不足、詠不足。便欲和花宿。卻被官身局。借問江南歸未,今夜夢、難拘束。
飲酒不盡觴,觀棋不竟局,索馬踏街鼓,仰視月掛木。
疾馳沿河堤,不記幾坊曲。
到家四鄰寂,往往睡已熟。
天香余裊裊,佛燈猶煜煜。
中庭雖一席,緩步意亦足。
寒犬吠荊籬,棲鵲起叢竹。
市聲從北來,始覺非林谷。
卻尋西窗書,開卷剪殘燭。
官閑居更遠,一笑謝羈束。
溪邊屋。不淺不深團簇。野樹平蕪秋滿目。有人閑意足。旋喚一尊醽醁。菱芡煮來新熟。歸去來辭歌數曲。醉時無檢束。
漢字束的釋義
束
(會意。從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捆綁)
同本義 [bind;tie]
束,縛也。――《說文》
束帛戔戔。――《易·賁》。子夏傳:“五匹為束。”
束帛儷皮。――《儀禮·士冠禮》。注:“十端也?!?
賄荀偃束錦。――《左傳·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禮·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論語》
墻有茨,不可束也。――《詩·鄘風·墻有茨》
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芻(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⒈系,綁,捆:~帶?!??!`?!唛w。
⒉控制,加以限制:約~。拘~。整~。
⒊量詞。捆兒:兩~柴草。三~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