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樓十二闌干曲。雨痕新染蒲桃綠。時(shí)節(jié)又黃昏。東風(fēng)深閉門。玉簫吹未徹。窗影梅花月。無語只低眉。閑拈雙荔枝。
主人命酒嫌杯淺,狂客催詩恨句遲。
此放直須詩酒領(lǐng),十分春色在花枝。
三年文會許追隨,和遍南朝雜體詩。未把彩毫還郭璞,
乞留殘錦與丘遲。竹齋琴酒歡成夢,水寺煙霞賞對誰。
今日秋風(fēng)滿湘浦,只應(yīng)搔首詠瓊枝。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參差。鶴警晨光上,步出南軒時(shí)。
所遇各有適,我懷亦自怡。愿言緘素封,昨夜夢瓊枝。
緊去門前栽柳樹,逢春先綠向陽枝。
暮雪江南路,孤城尊酒期。
殷勤折楊柳,還向去年枝。
楓林慘淡遠(yuǎn)山微,全是江南欲雪詩。
極目諸天云一色,只無六出上寒枝。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時(shí)。
故人相憶僧來說,楊柳無風(fēng)蟬滿枝。
粉墻紅杏半離披,春滿人間花自知。
幽鳥不言如有思,等閑飛上海棠枝。
師名學(xué)佛者,何乃愛吾詩。
吾方嗟世人,各各事奔馳。
蒼鷹絕海至,不異攫鼠鴟。
所趨有遠(yuǎn)近,所向皆餒饑。
漱水對無語,風(fēng)動庭樹枝。
佞舌如簧亂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
御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淚著枝。
口語甘時(shí)心猶異,中邊甜處味方宜。
詩情合薦東坡老,慚愧當(dāng)年蜜荔枝。
雪翁來覓雪坡詩,冰雪相看太絕奇。
一片紅爐參徹了,梅花香透玉橫枝。
坡仙不作黃州去,更把嫣紅向阿誰。
后夜秦莊照華燭,幾時(shí)馮圃折高枝。
送春待曉。春是五更先去了。我醉方知。春正憐伊怕別伊。留君不可。歸到海邊方憶我。做盡花歸。欲贈君時(shí)少一枝。
一□青春正及笄。蕊珠仙子下瑤池。簫吹弄玉登樓月,弦撥昭君未嫁時(shí)。云體態(tài),柳腰肢。綺羅活計(jì)強(qiáng)相隨。天教謫入群花苑,占得東風(fēng)第一枝。
三五同寮出幕遲,公余終日意怡怡。
歸來又被梅花惱,撥冗銅彝插數(shù)枝。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將玉笛向人吹。
曲中無限花心動,獨(dú)許東君第一枝。
行盡江南塞北時(shí),無人不誦鮑家詩。
東堂桂樹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無復(fù)朱樓萬幕垂,碧流青嶂似當(dāng)時(shí)。
不須越舞并秦唱,自有韓文與杜詩。
殘雪未消春到晚,彩毫爭落酒行遲。
滿簾紅日江天暮,隔浦一聲楊柳枝。
漢字枝的釋義
枝
(形聲。從木,支聲。本義:主干上分出的莖條)
同本義 [branch]
枝,木別生條也。――《說文》
草荄之枝。――《素問·移精變氣論》
千朵萬朵壓枝低。――唐·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不蔓不枝。――宋·周敦頤《愛蓮說》
明月別枝驚鵲。――宋·辛棄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鳴。――宋·洪邁《容齋續(xù)筆》
又如:枝任(樹葉多的樹枝);枝末(樹枝的梢頭);枝主(枝條和主干);枝杪(樹木枝條的梢頭);枝柯(枝條);枝干(樹枝和樹干)
古代指嫡長子以外的宗族子孫 [collateral branch]
《詩》云:“本枝百世?!报D―《左傳·莊公六年》
又如:枝庶(
枝zhī
⒈植物主干上分出來的莖條:~條。樹~子。柳~兒。
⒉量詞(多用于枝狀或桿形的):三~梅花。兩~鉛筆。
⒊[枝節(jié)]
①〈喻〉細(xì)小的,次要的:不談~節(jié)小事。
②〈喻〉在處理一個(gè)問題中又發(fā)生的其它問題:橫生~節(jié)。
⒋[枝蔓]樹枝和藤蔓?!从鳌祷ハ嗉m纏牽連。
────────────────—
枝qí 1.歧,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