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如管仲,封禪止文皇。
侈心晚猶在,厥婦故敢猖。
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
入門便喝絕商量,空奮雙拳立紀(jì)綱。
反轉(zhuǎn)殺人三角眼,叢林千古受災(zāi)殃。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
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蔓草長,搖風(fēng)緣砌凌高堂。
萋萋密葉護(hù)蔥蒨,溥溥湛露滋瀼瀼。
下有徑寸蘭,委靡涂秋霜。
依憑既失所,不及菰與蔣。
托身肯媚附喬木,持芳自潔凝幽香。
蔓草長,因緣從爾摩蒼蒼。
一朝喬木夭斤斧,拙根削株貽汝殃。
京洛冶游子,浮湛聲色常
青驪服文輿,丹組綰羅裳。
翱翔狹邪間,順風(fēng)揚(yáng)芬芳。
高堂置廣宴,曲榭開閑房。
分曹效百戲,作使征名倡。
良庖膾肥鮮,珍饌溢圓方。
朱華忽西逝,蘭膏嗣其光。
客醉賦無歸,宵分歌未央。
為樂自今日,千歲固其常。
安能轉(zhuǎn)多忌,嘆息懷虞殃?!?/p>
北伐下遼碣,西征取伊涼。
壯士凱歌歸,豈復(fù)賦國殤。
連頸俘女真,貸死遺牧羊。
犬豕何足讎,汝自承余殃。
道得更無心外法,首山有眼且無光。
拍盲枷棒揮將去,匝地普天興禍殃。
希奇寶象獸中王,猛毅雄心世不當(dāng)。
四足端然如玉柱,雙牙利劍若金鋩。
立觀峭峻成功岳,動必?fù)u形見者慌。
但心聲名告丑類,從今何敢作災(zāi)殃。
長長南山松,短短北澗楊。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傷。
去年與子別,誠言暫還鄉(xiāng)。如何棄我去,天路忽騰驤。
誰謂有雙目,識貌不識腸。豈知心內(nèi)乖,著我薜蘿裳。
尋君向前事,不嘆今異翔。往往空室中,寤寐說珪璋。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蒼蒼。自從無佳人,山中不輝光。
盡棄所留藥,亦焚舊草堂。還君誓已書,歸我學(xué)仙方。
既為參與辰,各愿不相望。始終名利途,慎勿罹咎殃。
不雜人間種,恐遭天上殃。
燕山臺殿壓阿房,又欲移巢占大梁。
起就漢宮三十六,固知無德只為殃。
一笛一腰鼓,鳴聲甚悲涼。
借問此何為,居人朝送殤。
出郭披莽蒼,磨刀向豬羊。
何須作佳事,鬼去百無殃。
問中使,幾日發(fā),長安老臣當(dāng)死。
死不難,中使答,言從大梁至,大梁賊耳。
胡稱使,君不見,吐蕃使者中道亡。
相臣節(jié)度死鳳翔,老奸有貌幸不揚(yáng)。
三年飽食居廟堂,澧州客死非人殃。
緊隘花班項,無毛黑漆光。
縱有完顏勇,終須受禍殃。
漢字殃的釋義
殃
(形聲。從歺,央聲。歺,剔肉后殘剩的骨頭。多與死亡、災(zāi)禍有關(guān)。本義:禍害,災(zāi)難) 同本義 [disaster]
殃,咎也。――《說文》
殃,敗也。――《廣雅》
殃,禍也。――《釋言》
眾以為殃。――《禮記·禮運(yùn)》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辭·屈原·涉江》
又如:殃煞(罵人話。禍害;災(zāi)星禍祟);殃榜(喪亡榜書);殃人貨(罵人話。給人帶來災(zāi)禍的東西);殃咎(災(zāi)禍);殃毒(禍害);殃禍(災(zāi)禍);殃孽(奸邪);遭殃;災(zāi)殃
殃
使受禍害敗壞;為害 [bring disaster to]
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
殃yāng
⒈禍害:災(zāi)~。遭~?!?
⒉殘害:禍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