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上谷當時守,氣略人推李廣優(yōu)。
還見子孫持漢節(jié),欲臨關塞撫羌酋。
云邊鼓吹應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稱來求。
綠繞隨城潏水流,百年那免問菟裘。
泉甘易汲能蠲疾,土沃翻耕每報秋。
欲托高人論地券,共期他日老漁舟。
歸身未到心先到,得此余無一事求。
偏親須寸祿,匠院敢辭留。
頗愧花經眼,還應草喚愁。
身唯親布被,交已絕牙籌。
詩興抽毫足,無勞入海求。
孔子生知非假習,孟軻先覺亦須脩。
誠明本屬吾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不操千金寶,思觀九色虯。
負圖鐘上圣,銜燭照窮幽。
但仰飛天大,寧聞戰(zhàn)野憂。
沃焦須霈澤,莫道我無求。
浮云無停陰,急雨來清秋。
颯颯水上風,吹我千里舟。
二年客淮楚,乞米充饑喉。
空堂堆詩書,冷落妻子羞。
操舟將何之,漫浪為西游。
豈不厭奔走,貧賤無良謀。
人生天地間,如萍水中福
安得必所往,南北但隨流。
達者知其然,委己任去留。
止若寄渚雁,行奴浮海桴。
萬物本無事,百年漫多憂。
冥懷付造物,俯仰予何求。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福
李相若曾經識此,底須置驛遠馳求。
秋嘗事畢與賓游,神惠如臨不敢留。
騎吹一川松露曉,踏歌千里稻云秋。
豳公堂上兕觥薦,鄆使溪前經律諏。
盡日臨民看不足,歸從蘇子靜中求。
蛩身弓起如蟹踞,不拘五色或麻頭。
任人觀看則不怕,此是名蟲何處求。
月迥無隱物,況復大江秋。江城與沙村,人語風颼飗。
峴亭當此時,故人不同游。故人在長安,亦可將夢求。
杞菊先生誤作州,歸來誰復與同游。
蓑衣正可眠牛背,內食終非相虎頭。
欲起黃陳分宇宙,能穿草樹憩深幽。
相看不用多言說,須向拈花笑處求。
去年輿疾上洪州,百感嬰懷又怕秋。
病體不因衰后覺,宦情誰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徑,葬子無期負一丘。
造物儻從心所欲,樂天知命更何求。
身已明農老一丘,屢空何以答珍投。
新腔高處古樂府,警句當家小倚樓。
此筆生花尤組麗,彼風吹籜漫輕福
從前作者皆勤苦,螢雪功夫更講求。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婁。
蒿萊常閉門,與世疏應酬。
奈何世患稔,鯁鯁如馬周。
顛頓亦良苦,饑羸非所憂。
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蟬儔。
口禍渺無際,困辱祗自求。
良會古所惜,光景不可留。
故人今有行,出門復悠悠。
晨雞號遠陌,行色滿道周。
千里從明師,豈徒事遠游。
川原渺何極,仰止在山丘。
余生學苦晚,賢哲忽我尤。
顧乏馳騁力,重增離別憂。
遙遙金華道,從君去無由。
愿為東南風,吹上八詠樓。
愿為云端月,照彼雙溪流。
君情諒不違,我心復何求。
無愁無累者,偶向市朝游。此后乘孤艇,依前入亂流。
高眠歌圣日,下釣坐清秋。道不離方寸,而能混俗求。
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館焉能強挽留。
此老平生讓人者,佛來我去尚何求。
六龍初展義,七圣盡陪游。
塞外狼煙起,軍中羽檄稠。
漢帷方借助,莊壑忽沉舟。
不奈良臣死,秦醫(yī)亦漫求。
雨后清泉繞舍流,懸知耘耜遍南州。
占相歲事端無恙,勞苦農人亦少休。
好句收功經百煉。彌旬不見便三秋。
閑來只原長豐稔,江海白鷗盟共求。
理窟騷壇兩罷休,倒持麈柄讓名流。
向來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飲牛。
斂退始知顏巷樂,迂疏空抱杞天憂。
名山何處無靈藥,長笑癡人入海求。
漢字求的釋義
求
(《說文》以“求”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與戰(zhàn)國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義: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fur coat]
樂正求。――《漢書》
姓
求 〈動〉
請求;干請;乞助 [ask;beg;request]
求,乞也。――《增韻》
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史記·屈原列傳》
求救于齊。――《戰(zhàn)國策·趙策》
有求于我也。――《戰(zhàn)國策·齊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孫將軍。――《資治通鑒》
又如:求浼(請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靈保佑;祝福);求張良,拜
求qiú
⒈尋找,想辦法得到:~解。~學。尋~。精益~精。上下~索。
⒉懇請,乞助:~人?!取U垺?。乞~。
⒊需要:需~。要~。供~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