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人人留不祝楊柳花時(shí),還是成虛度。一枕夢回春又去。海棠吹落胭脂雨。金鴨未銷香篆吐。斷盡柔腸,看取沈煙縷。獨(dú)上危樓凝望處。西山暝色連南浦。
南州孟秋月,維日二十五。
回風(fēng)吹層霄,飛云過疏雨。
客從金華來,款曲置樽俎。
況有匡廬仙,貌古心亦古。
襟期事蕭散,笑傲忘賓主。
哀弦發(fā)秦聲,長眉善胡舞。
秋輝能娛人,夜色滿庭戶。
翛翛風(fēng)葉鳴,泫泫露花吐。
眷彼杯中月,不照墳上土。
緬懷琦龍門,扁舟下南浦。
午夜涼生風(fēng)不祝河漢無聲,時(shí)見疏星度。佳客伴君知未去。對(duì)床只欠瀟瀟雨。素月四更山外吐。金鴨慵添,消盡沈煙縷。料想玉樓人念處。歸舟日望荷花浦。
太峰青蓮高,千仞苔壁古。
招提隔層云,孤徑入深塢。
鐘鳴谷口風(fēng),木落溪上雨。
何處夜猿啼,歸帆下秋浦。
去年走馬章臺(tái)路。送酒無人,寂寞黃花雨。又是重陽秋欲暮。西風(fēng)此恨誰分付。無限歸心歸不去。卻夢佳人,約我花間祝驀地覺來無覓處。雁聲叫斷瀟湘浦。
散策下亭阿,水清魚可數(shù)。
卻上采菱舟,乘風(fēng)過南浦。
解組盛明時(shí),角巾東路。家在深村更深處。掃開三徑,坐看一川煙雨。故山休笑我,來何暮??嘭澑毁F,多憂多慮。百歲光陰能幾許。醉鄉(xiāng)日月,莫問人間寒暑。興來隨短棹,過南浦。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船上無散工,駕御有方所。
打篙底打篙,搖櫓底折櫓。
觸浪迎風(fēng)天地寬,去來不礙東西浦。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在君塘下種,埋沒任春浦。
我年甫三十,出身事明主;狂愚斥不用,晚辟征西府。
蹭蹬過錦城,邂逅客嚴(yán)武。
十年醉郫筒,陽狂頗自許。
青城訪隱翁,西市買幽圃。
如何復(fù)不遂,歸聽鏡湖雨。
結(jié)廬三間茅,泛宅一枝櫓。
天真儻可全,吾其老煙浦!
扁舟乃官差,舟子吾語汝。
汝為我作勞,吾亦不汝負(fù)。
好向上塘行,莫過荷葉浦。
頗恨登臨,浪自作、騷人愁語。石城上、何須苦說,死袁生褚。當(dāng)日臥龍商略處,秦淮王氣真何許。與君來、蕭瑟北風(fēng)寒,黃云暮。枕鍾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此纳江h(huán)合,休臨江渚??尚μ迫藷o意度,卻言此虎凌波去。君且注明月為人來,潮生浦。
豆子山,打瓦鼓。
陽坪關(guān),撒白雨。
白雨下,娶龍女。
織得絹,二丈五。
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我誦綿州歌,思鄉(xiāng)心獨(dú)苦。
送君歸,羅江浦。
乳燕交飛,曉鶯輕囀花深處。畫堂簾幕卷東風(fēng),晴雪飄香絮。猶記當(dāng)時(shí)院宇。悄寒輕、梨花暮雨。繡衾同夢,鴛枕雙*,綠窗低語。春已闌珊,落紅飄滿西園路。強(qiáng)拈針線解春愁,只是無情緒。無柰年華暗度。黛眉顰、柔腸萬縷。章臺(tái)人遠(yuǎn),芳草和煙,萋萋南浦。
日烘晴,風(fēng)卻暑。簾幕中間,紫燕呢喃語。嫩竹新荷初沐雨。曲欄幽軒,四面明窗舉。夏初臨,春又去。不愿封侯,祗怕為羈旅。溪上故人無恙否。欲唱菱歌,發(fā)棹歸南浦。
翠鰲涌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臺(tái)對(duì)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刺斓退倪h(yuǎn),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fēng)、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艫?;此畺|流,塞云北渡,夕陽西去。正凄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沙蒲偃秋風(fēng),湖云藏夕雨。
何處遠(yuǎn)行人,飛帆下石浦。
日日傳宣金掌露。當(dāng)?shù)罘挤?,似約春長駐。微紫深紅渾謾與。淡妝偏趁泥金縷。拂早薰風(fēng)花里度。吹送香塵,東殿稱觴處。歌罷花仙歸洞府。彩鸞駕霧來南浦。
夢斷槐宮,倚天長嘯,勘破物情今古。擔(dān)*映雪,射虎誅龍,曾把少年身誤。金谷繁華,漢苑秦宮,空有落花飛絮。嘆浮生、終日茫茫,誰肯死前回顧。爭似我、玉塵清談,金徽雅弄,高臥洞天門戶。逍遙畎畎,肆任情懷,閑伴蓼汀鷗鷺。收拾生涯,紫蟹黃柑,江上一蓑煙雨。醉歸來、依舊蘆花深處,月明幽浦。
漢字浦的釋義
浦〈名〉
(形聲。從水,甫聲。本義:水濱)
同本義 [riverside]
浦,瀕也。――《說文》
率彼淮浦。――《詩·大雅·常武》
江浦之橘。――《呂氏春秋·本味》
望涔陽兮極浦。――《楚辭·湘君》
召洛浦之宓妃。――張衡《思玄賦》
又如:浦淑(水邊的美女);浦帆(水濱的帆船);浦溆(水邊);浦鷗(水邊的鷗鳥);浦灘(灘岸)
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water surface]。如:浦月(謂江河水中之月);浦嶼(水中小島)
江河與支流的匯合處 [the confluence of tributary and river]
還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戰(zhàn)國策·秦策》
又如:浦口(小河入江的地方);
浦pǔ水邊或江河入海的地方,多見于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