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山咫尺被云埋,何況南樓與北齋。
昨夜月明江上夢,逆隨潮水到秦淮。
凄凄風雨病情懷,準擬東歸事不諧。
買得扁舟如箬葉,又隨明月過秦淮。
淮壖日沒風卷沙,黃昏飛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飲,欹枕關篷夜憶家。
雪飛篷底灑我額,篷隙虛明來曉色。
紙屏布被風颼颼,驚起開篷滿船白。
船頭雪重折黃蘆,下有宿雁驚相呼。
天寒四野無行客,凍臥孤舟愁盜賊。
厭聞淮浪打船聲,原上風號天正黑。
土膏已動春陽來,安得長風埽霧開。
豁然天外見白日,為君掛席凌清淮。
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泝時。
岸風搖鼓吹,波日亂旌旗。
醉帟牽緗蔓,游鬟撲絳蕤。
樹來驚浦近,山失悟舟移。
雅俗西南盛,歸軺東北馳。
北歡那復得,拋恨寄天淮。
黃金脫手贈椎埋,屠狗無悰百計乖。
僥幸故人仍滿眼,猖狂乞食過江淮。
江頭今日少風埃,時有閒云出斷崖。
入網(wǎng)河豚來近市,爭巢野鵲墮容階。
偶行芳草得佳句,不見故人無好懷。
愁送客帆西去盡,日隨潮水到秦淮。
黃菊濕不鮮,白雁寒更哀。
何由穿雨屐,一登宋王臺。
眷予良友生,南山安在哉。
行將北湖鬢,投老照清淮。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漢蕩坼天如簁。
衡門兼句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
蕭辰忽掃纖翳盡,北嶺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詩動我目,爛若火齊金盤堆。
想攜諸彥眺平野,高論歷詆秦以來。
觥船淋浪始快意,忽憶歸云胡為哉。
念君少壯輟游衍,發(fā)揮春秋名玉杯。
書成不得斷國論,但此空語傳八垓。
登臨興罷因感觸,更欲遠引追宗雷。
君知富貴亦何有,諂譽未足償譏排。
風豪雨橫費調(diào)燮,坐使發(fā)背為黃臺。
留賓往往夜參半,雖有雜俎無由開。
江南佳麗非一日,況乃故園名池臺。
能招過客飲文字,山水又足供歡咍。
剩留官屋貯酒母,取醉不竭當如淮。
墻頭翠色云分嶺,井底泉聲瀑落崖。
講席日聞談俎豆,書廚時見整竿牌。
野猿有果頻窺檻,山鳥無人忽下階。
好是魯儒爭就學,不辭千里過江淮。
沄沄清洛轉山隈,渺渺東流不復回。
輕鳥竟隨青嶂去,亂波爭泛夕陽來。
偶驚舟楫鄉(xiāng)心起,乍脫塵埃病眼開。
疑是盱眙郭門外,月明帆席過清淮。
賣卻私鹽一舸回,天教壯士果安排。
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獨他皇夜走淮。
中秋明日是,雨色半蒼崖。
無月可吾子,有詩傾老懷。
人間棋局面,身外酒生涯。
莫及邊頭事,誰知濁與淮。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蕭灑天與才。
讒言屢改恥自雪,政事報成羞援媒。
臨川先生久知己,十年執(zhí)政居公臺。
橫飛後生盡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萊。
洪爐造化豈一端,如何不與珽填坯。
盛朝能詩可屈指,少師仆射蘇與梅。
少師新為地下客,蘇梅骨化成塵灰。
金陵仆射今已老,班班絲雪侵頤腮。
當今儒生迂此道,如使杞柳為棬杯。
好古愛詩惟有君,獨使筆力驚風雷。
清音繞齒嚼鳴玉,爛光滿紙如瓊瑰。
古原夜燒光奪月,立使萬物有灰煤。
清泉漱石白鑿鑿,湍落急瀨成淵洄。
才雄句險駭人膽,九月秋水滟澦堆。
有時清貞叩玄關,至誠直可歆郊禖。
公才穎栗公望異,牢落下位命何乖。
豈無白虹夜貫斗,猶使寶劍豐城埋。
幾年令尉困下國,板簡青衫趨郡階。
猶將富貴委脫轂,茍不知命安為懷。
竹溪逸人杜陵翁,當年得意稱壯哉。
直言時病傲宮禁,謂可立致青云階。
公行孰避蹲草虎,由徑不畏當路豺。
輸忠獻策恃才藻,宰輔切齒全班排。
遂離黼座謫千里,翻疑方直為禍胎。
杳如躡云上幽頂,文石嵲屼懸虛崖。
下視黑潭鱷魚窟,山雨潤澤浮蒼苔。
臨危惴惴懼石隕,況更步滑粘青鞋。
上愬逄怒下見誚,慍望寧與群小偕。
秋江接天夜如練,桂宮隱見瓊瑤臺。
泛舟夜披紫綺裘,興發(fā)鼓枻傾金罍。
岸人疑是王子猷,美女揶揄言謔諧。
滄浪水深波浪闊,醉謂止可探一柴。
徜徉濯纓傲巨浸,掬月不得翻委海
上皇雖悼屈平善,千載乃得為朋儕。
秋霜何草不玄黃,蜀山戍削青崔嵬。
馬如蹇驢不慣遠,陟險色變成豗隤。
閣道繁霜曉成澌,古壑暴雨飛陰霾。
散關野哭夜悲怨,倏見鬼憐明巖隈。
長蛇食象留齒骨,猛虎噬人余釧釵。
故人招庇豈憚遠,軍謀宥密惟參陪。
春雨霢霂興槁苗,膏潤不及枯根荄。
正風寢熄雅頌廢,吾言來自單于垓。
古今廄馬詎為匹,驊騮駰駱駑與騋。
力良調(diào)俊惟騏驥,李杜故得其梧魁。
前輩攀轅讓馳道,下石夾轂謙爭推。
二公當年走聲價,日月左運天旋回。
方今明時廢聲律,將使湮淪如燼煨。
非君鼓吹力主持,是道不世將傾頹。
關西鄙夫懷此憤,白石空煉如女媧。
命違時否口常鈍,如掛風鐸環(huán)堵齋。
安得獻言彤庭下,出入金馬如皋枚。
秉鈞廟堂司慘舒,建旌立節(jié)如張裴。
古云能詩多坎軻,茍或信矣良可哀。
儻使文章敵天下,再使神禹驅秦淮。
高臥何須說打乖。小籬過雨翠長街。緗桃定有踏青鞋。晴日又思花處所,東風絕似柳情懷。人間安得酒如淮。
但有閑銷日,都無事系懷。
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樹合陰交戶,池分水夾階。
就中今夜好,風月似江淮。
兵戈啑血只空回,天意人情未可猜。
堪笑當時誰督府,卷旗夜半渡長淮。
皇天憂世難,生?。?,佐時來。有忠孝誠心,文章大手,經(jīng)濟雄才。他年漢庭三策,要青云高步出塵埃。兒女徒驚氣岸,丹青莫狀靈臺。詩人清骨即仙才。何處覓蓬萊。便喚取何郎,一尊同醉,東閣官梅。充閭郁蔥佳氣,挽春風、都入紫霞杯。休道壽君無物,滔滔萬里江淮。
漏云初見六花開。驚巧妒江梅。飄灑元戎小隊,玉妝旌旆歸來。恩同化手,春回隴畝,歡到尊罍。記取明朝登覽,綠漪惟有秦淮。
寂寞坐高齋,兵來與訊偕。
喜看君字畫,癯似我形海
頗欲徵陳作,遙知動遠懷。
夢魂思一遇,風雨暗長淮。
梅生紅粟初迎臘,魚躍銀刀正出淮。
漢字淮的釋義
淮〈名〉
(形聲。從水,隹聲。本義:水名。也稱淮河) 同本義 [the Huaihe River]
淮,淮水也。――《說文》。朱駿聲曰:“出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桐柏山,經(jīng)安微至江蘇清河縣合于河,經(jīng)安東縣至云梯關入海?!?
江淮河濟為四瀆。――《爾雅》
其浸淮泗。――《周禮·職方式》
淮左名都。――宋·姜夔《揚州慢》
又如:淮洪(淮河與洪河,一說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談);淮軍(李鴻章在安徽一帶組織的軍隊);淮南耆陽(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淮 犢
大 [torrential]
淮雨。――《尚書大傳》。注:“大雨之名也?!?
淮huái淮河,我國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流經(jīng)安徽省,到江蘇省入洪澤湖。全長約1000公里。